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228181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说明:1.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填写在答题卡上。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电视剧艺术的新收获当前家庭伦理剧述评牛寒婷电视剧发展达到的艺术高度折射出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实力与水平,民族文化的承继也在电视剧中突显。电视剧的制作者是否拥有文化自信,如何在作品中传达文化自信,是个不容忽视

2、的问题。在这方面,家庭伦理剧是个突出的例子。正是国人特有的伦理观念构成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类剧在传递文化传统方面的价值也就不言自明。从具体作品看,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老大的幸福等一大批表现家庭生活的电视剧热播,继续着上世纪90年代渴望的家庭剧路线,展示现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表现忙于奔波的现代人在物化、冷漠的现代社会中向家庭和亲情的回归。这类剧中的优秀之作,往往把家庭伦理关系的展现和现代个体自我成长的历程相结合,突显个体在家庭关系中的成长,这种成长观照个体精神维度,把自我精神的构建和认同作为落脚点。家庭伦理剧的伦理观念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传统的伦理文化精髓,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家庭关系和

3、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的伦常,都成为现代伦理观的重要来源。二是对西方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借鉴,含平等、自由、博爱等。应该说,现代伦理观是既从个体出发、维护个体精神成长和精神向度,又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它在个体和家庭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家庭伦理剧通过刻画现代个体的情感和心灵诉求,对人与人、亲人与亲人之间源自人性的真诚、爱意、信任、扶持与矛盾、冲突等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展现,从而获得广泛认同和收视热潮。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既轻松、幽默,又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观众在含笑带泪的沉浸中反观自身、思考伦常。 精品家庭伦理剧达到的艺术高度,是创作者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上对传统伦理观念如何与电

4、视传媒及电视艺术的表现形态对接进行深刻思考的体现。这是市场给艺术创作带来积极影响、推动创作的结果,同时,创作上的自觉也张扬和展示民族文化。家庭伦理剧对现代伦理观念的构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筛选式继承,显示民族文化自身的重新审视和观照,这是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性的突显。一些家庭伦理剧在展示传统伦常时,失去艺术真实,反而失去可信性,引发观众的困惑,也引起争议。 从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和观照自身的文化自觉,到最终确立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艺术风范、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自信,需要跨越文化上必经的发展阶段。具体到艺术领域,则需要艺术创作保持市场与个体自由创作间的平衡,需要重新阐释并汲取、发扬民族文化的精

5、华,需要在艺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需要艺术活力的内在激发。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实力与水平和电视剧发展达到的艺术高度是基本保持一致的,在当今的电视剧当中表现出了人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电视剧充当了传承媒介。B.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表现在广大群众特有的伦理观念上,家庭伦理剧主要是反映人们日常的真实生活的,所以家庭伦理剧在传递文化传统方面的作用自然就非同寻常了。C. 作者认为现代伦理观的主要来源是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家庭关系和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的伦常,这就使得现代伦理观成为一种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D. 人们只有跨

6、越文化上所必经的发展阶段之后,才能完成从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和观照自身的文化自觉,到最终确立一种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艺术风范、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自信的飞跃。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金婚能突显观照个体精神维度的个人在家庭关系中的成长,这种成长的落脚点在自我精神的构建和认同。该剧是把家庭伦理关系的展现和现代个体自我成长历程相结合的典范。B. 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文化精髓以及西方现代社会包括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的文化资源,这二者构成了当前家庭伦理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伦理观念的两个基本内容。C. 当前的家庭伦理剧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与展现人们之间源自人性的真诚、爱意、信任、扶

7、持与矛盾、冲突等,这种体察与展现是通过刻画现代个体的内心情感和心灵诉求来实现的。D. 因为民族文化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和观照,所以家庭伦理剧对现代伦理观念的构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筛选式继承,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性的突显。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电视剧制作者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他们在作品中传达文化自信的方式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而要确立这种自信则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B.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物化和冷漠,使人们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家庭庇护和亲情的温暖,大批家庭伦理剧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情感需求,这是此类电视剧

8、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原因。C. 传统伦理观念怎样和现代传媒及艺术的特殊表现形态对接,对该问题的思考深入不深入决定着家庭伦理剧达到的艺术高度,市场推动作用对家庭伦理剧的艺术成就也有相当的影响。D. 在电视艺术,尤其是家庭伦理剧中,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传统伦理观念,这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但观众要的是源自生活的内容,艺术加工过火反而适得其反。(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自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与新闻网站对信息发布的模式,社会个体与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可以同等地位地作为信息发布主体参与到信息传播体系中,社会个体从信息的“旁观者”转变

9、成了“当事人”,从单纯受众变成信息发布者,只要个体愿意就可以加入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体系中。也就是说,个体与机构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在自媒体平台上具有同等进入的机会。据腾讯公司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Q3微信活跃用户达到6.5亿,微信公众号关注度达到73.4%。也就是说,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是机构专有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但自媒体不一样,每个个体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融入全球的信息体系中。当然,自媒体的影响力会受到资源大小的限制,但个体与机构在进入方面是拥有同等机会的,在这点上可以说自媒体是平等传播权的产物。 (张洪忠 梁爽 张诗雨自媒体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材料二:

10、 与以往传统媒体追求新闻真实、新闻客观的过程不同,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和客观放置在一个全开放的舆论场中,面临着多轮质证,但公众留给这些质证的时间并不多。既然“人人都有麦克风”,那么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媒体而言,就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比谁的音量大,谁是意见领袖,谁能做“中国好声音”;二是搭建一个多声部平台,汇集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在众声喧哗中寻求意见的均衡、理性,在自说自话中寻求多元意见的和解、社会裂痕的弥合。在自媒体的语境下,一方面需要相信在充分开放的观点市场中,涉及公共话题中的道理总体上是越辩越明。主流媒体要有信心,这也是信息扁平化、民主化的趋势。夺人眼球的事件、偏激极端

11、的观点,在公共舆论场中并不占优势。现实世界中影响力大、有话语权的人,往往也会成为虚拟世界的意见领袖。对于他们,意见封锁早已不合时宜,只会引起报复性的反弹,要搭建意见充分表达、交锋的平台;同时要注意观点的平衡,不要轻信,对任何过于集中的极化观点都要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传播语境,入乡随俗,平等发声。比如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就一改传统的“字正腔圆”的官媒话语方式,立志要“做一个诚实的微博,不骄矜、不浮夸,以敬畏之心守护事实真相”,要“做一个负责的微博,不盲目、不媚俗,以虔诚之心呵护发展进步”。 (吴清雄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责任重构) 材料三: 从本质上说,自媒体传播是对大众传播在哲学意义上的否定,它

12、首次把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大众自我传播融合在一起难以分清。可以说,自媒体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复杂的传播形态。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自媒体不再仅仅是媒体,而是互联网“综合体”。从社会角色的角度看,自媒体的主体可以是任何人或企业组织,具有多重身份。因此,以往基于传统媒体的管控模式已无法应对自媒体的挑战,而我国对于自媒体规制的研究和立法明显滞后于自媒体的发展。因此,我国自媒体治理必须遵循发展、人本、系统的原则,建立充分适应中国国情和自媒体未来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 (摘自刘文帅构建我国自媒体分层治理体系) 材料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媒体想要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倡导行业诚信与自律,形成一定的

13、行业规范,不断进行自我审视与自我规范,这样做不仅不会束缚自身手脚,反而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成效。当今社会,新媒体语境中的任何“发声筒”想要得到公众的认可、促进自身繁荣,必须以真诚的行业态度对待公众,并以此赢得公众的信任。在当下这样一个生活面极易被“话语消费”的时代,新媒体需要倡导诚信为本,以此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运营生态。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当前一些网络评论为了博大众眼球和舆论关注度,或运用标题党式的消息推送,或借用恶俗粗劣的文字表达,长期游走在低俗而拙劣的边缘;有些自媒体公号无底线地蹭热点,断章取义,不仅侵害了公众的合法权益,更贬低了自媒体的公信力。新媒体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更

14、不是法外之地,应用程序、公众账号、网络直播等各类新媒体均被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在这些平台上提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将会受到明确监管。作为以传播信息为根本使命的各类媒体,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仍需倡导行业自律与时刻铭记于心的底线思维。 (摘自张凡自媒体也要讲求章法与底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媒体与新闻网站发布新闻时,社会个体是新闻的接受者,而在自媒体发布消息,社会个体从受众变为发布者,以平等身份加入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体系中。 B即使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涉及公共话题的道理总体上是越辩越明,因此主流媒体要以开放、自信、平等的态度来面对媒体的转型

15、。 C对于虚拟世界的意见领袖,不宜进行意见封锁,而是要搭建意见充分表达、交锋的平台,这因为他们往往是现实世界中影响力大、有话语权的人。 D自媒体公信力的建立,需要以真诚的行业态度对待公众,并以此赢得公众的信任,不能为了博大众眼球和舆论关注度而无底线地蹭热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自媒体是平等传播权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个体与机构、个体与个体在进入自媒体平台方面拥有同等的机会,可以发挥同等范围与作用的影响力。 B新媒体时代,人们不会天然接受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而是会将其置于一个公共的舆论场中进行多轮质证,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限度,就有可能发生舆论危机。 C我国对于自媒体规制的研究和立法明显滞后于自媒体的发展,原因不仅在于自媒体具有的复杂的传播形态,还在于其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模糊性。 D风清气正的新媒体运营生态的营造,既需要自媒体讲求章法,守住底线,同时对应用程序、公众账号、网络直播等平台上提供的互联网信息进行明确监管。 6综合四则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引导自媒体朝良性方向发展?请简要概述。(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