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乘法分配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223700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乘法分配律教学的几点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乘法分配律教学的几点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乘法分配律教学的几点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乘法分配律教学的几点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乘法分配律教学的几点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法分配律教学“三部曲”婺源县紫阳三小 汪文钟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为学习这一知识点而头痛不已。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来说,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仅关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量。所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很好运用分配律就成了我们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笔者教学这一知识点的经验,我认为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应做到三步:一、立足旧知,理解乘法分配律。很多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时,和学生一起通过对课本例题的逐步演算,共同推导出规律,从而得出乘法分配律。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虽然看上去是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分配律的规律,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地

2、理解这个规律,只会生搬硬套,碰上灵活一些的题便不知所措。对于学生来说,这里所谓的规律,还是需要他们牢记的,而不是理解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规律也只能一知半解或半知不解。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了上面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分配律的实际意义。比如:3364+3336,就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64个33和36个33合在一起是多少个33。对于这样的思考,学生是很熟悉的,都知道是100个33,而且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就可以通过口算得出了这道计算题的

3、答案,也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分配律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样书写的问题了。又如:6599+65,对于这样的变式,用刚才的方法思考更显得通俗易懂,它就是99个65加上1个65,合起来是100个65。学生根本不需要牢记什么规律就轻松的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理解了这一点,学生对于有这样特征的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二、找准特征,锁定乘法分配律。学生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以后,往往会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搞混淆了。特别乘法结合律,它和分配律在形式上有诸多的相似,学生通常会把结合律看成了分配律。例如:125(84)=1258+1254,很多学生认为这是正确的。它的形式与125(8+4)只有一个乘号和一个加号的区别。对于这样

4、的例子,教师应单独列出来,与学生一同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不相同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特征,乘法交换律只运用于全是乘法的式子中,乘法分配律运用于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式子中。这样让学生自己找出他们的区别后,学生便会真正理解这两种运算定律的特征,并能很好的运用它了。三、有效练习,吃透乘法分配律。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在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乘法分配律。比如,基础练习:25847+25853,69625-29625。提高练习:6599+65,68101-68,3447+6547+47,5899。对比练习: 25(4+8),2548。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就能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巩固,在巩固中理解。进一步认识了乘法分配律。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了这三步,乘法分配律这个“硬骨头”就能很好的为学生消化吸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