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斜井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4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2159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斜井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副斜井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副斜井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副斜井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副斜井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斜井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斜井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副斜井轨道铺设的实施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寨崖底煤业有限公司 11盘区 3#副斜井轨道铺设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一、工程概况目前,11 盘区 3号副斜井两部皮带机拆除后准备铺设轨道,副斜井总长 560米,坡度 21,轨钢、轨枕完全按初步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将 3号副斜井 24Kg/m道轨拆除,再铺设 30Kg/m道轨,道轨布置巷中偏左侧 1200mm处为轨中,11 盘区 3号副斜井提升机担负上组煤行人、材料、设备的运送。二、施工组织1、组长:高永昌2、副组长:高旭平、王卫忠3、技术负责人:张书海、王旭东4、实施负责人:高国平、李耀明5、安全负责人:李蝉有、姚亮全、姚学保、李奔奔三

2、、施工准备1、将现 3号副斜井 24Kg/m道轨轨枕拆除并回收;2、将铺道所用的轨道、轨枕、道岔、弯道等材料运到 3#副斜井井口附近,分类码放整齐。3、将铺道所用的道卡棍、螺栓、弯道器、大锤、轨距水平仪、起道器、道轨垫等材料、工具准备齐全充足。4、按巷道设计要求拆道后要整平道床,将巷道内所有石子2平铺,矸石、大石块清理干净。5、开工前,由技术科根据设计要求在巷道两帮用红漆给出巷道腰线;并在 3号副斜井全线位置,沿中线方向安装激光指向仪。四、24kg/m 轨道拆除、30kg/m 装车及卸车1、副斜井 24kg/m轨道由分组人员从车场至下而上每 100米进行拆除一段,拆除后装运平板车打运出井。2、

3、清理平整后的道床,至下而上,每 700mm一根轨枕垂直巷道摆放。3、30kg/m 轨道从井口以下 80米处,需人工抬运摆放卸货。4、30kg/m 道轨用 3吨平板车装车,每车必须限额为 20根,入井时捆绑必须牢固,钢丝绳双股对角交叉处必须捆绑严实。5、副斜井每段卸车时,平板车头尾必须站好 4个人高低搭配一致,用力均匀,敷设并摆放。6、每次平板车停留卸货时,绞车司机刹车制动必须牢靠,反复巡查,并上好定闸装置。7、轨道运输路线工业场区材料厂 3 号副斜井场区 3 号副斜井(施工点)五、施工方法1、铺轨顺序:采用由外到内,即由井口向迎头方向逐搭道依次铺设的方法进行。32、铺轨方法:第一,根据轨道预给

4、中线点,沿中线点每50米用工程线拉一组中线;第二,铺设轨枕,用徒手抬架的方法将轨枕移动就位,保持轨枕距中对中为 700mm,轨枕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在竖直方向重合;第三,在轨枕钢筋卡处放轨胶垫;第四,在轨胶垫上铺轨,铺轨仍采取人工抬架的方式搬运就位;以同样的方式铺设另一根钢轨,轨距控制在 600mm,两轨始终保持同步平行铺设,此时,一搭道已铺设完毕。以同样的方法铺设下一搭轨道,钢轨间的对接采用道夹板配专用螺栓连接,螺栓规格为 M20 的圆尾型专用螺栓。两轨道对接处,轨枕间距为 480mm。井底车场中间的过度弯道的铺设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采用预弯制后再行铺设的方式。3、钢轨的接头的安装:安装道夹板每个

5、接头先上两个螺栓,即每一个钢轨头先上一个。安装螺栓时应先上好弹、平垫圈,开口向下。鱼尾板与钢轨接触部分及螺栓要涂油。4、轨道必须严格按照窄轨轨道工操作规程 、 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准进行铺设。5、轨道全部铺设完轨道后,再填道渣,道渣的填充量不得超出轨枕高度的 2/3。六、施工标准1、整修轨道路面:轨道的路面,按设计要求标出轨道中心线,直线段每隔2030设一标志,曲线段每隔 510设一标桩,曲线起止4点、直线变坡点、道岔交点、等均需设桩标明。然后根据现场巷道腰线按设计标高整修路面,消灭上凸下凹现象,误差超过50时要铲除或补填,路面宽度不足要加宽,井下巷道宽度不够要处理。整修底板时把巷道多余杂物

6、全部运出。 2、铺轨:道轨、轨枕必须按设计要求选用铺设。轨道型号:30kg/m,轨距 600mm,接头处 480毫米;道岔型号为 DK630-4-15(左) 、DK630-4-15(右) 、DK630-3-15;轨枕为1.20.150.15钢筋混凝土轨枕,轨枕间距 700mm。轨道的铺设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扣件必须齐全、紧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mm。()直线段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mm。()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mm,下偏差为mm。()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轨枕的规格及数

7、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 50 mm。(6)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同一型号道岔。(7)曲线轨道的铺设。首先确定曲线中心线位置,要在起点和终点间定出若干个中间点。井下曲线铺设钢轨时,应在铺轨前用弯道器弯好,里外股钢轨的半径与曲线中心的半径各相5差轨距 1/2;根据曲率半径要求内轨加宽,外轨要抬高。(8)斜井轨道的铺设为防止钢丝绳磨枕木,在倾斜巷道要设托绳轮,地滚轮间距为 20m。巷道变坡时,托绳轮安设在变坡点上,并在两侧适当加密。托绳轮不得高于轨面 35mm,以免车辆运行时刮撞托绳轮。托绳轮(辊)应保持转动灵活。(9)道岔铺设道岔铺设前应对道岔材料进行检查,特别注意翼轨前部、尖

8、轨尖端与尖轨后部工作边,三点是否成一直线,尖轨前端只能内凹,不能凸出,凹进深度不大于mm。全部材料质量合格后方能铺设。确定道岔位置之前要确定道岔中心,根据道岔的前长、后长标桩,以确定支线道岔轨道方向。道岔位置确定后,按设计标高和轨道中心,平整好路基面。道岔铺设之前摆好岔枕,枕木头在直股基本轨一侧取齐。(10)轨枕的铺设。道渣要在铺设混凝土轨枕间散布,厚度不超过 10cm。铺设轨枕时,轨枕中心尽量与轨道中心线重合,以减少轨枕的来回拨动。钢轨与钢筋混凝土轨枕之间必须用胶垫或软木橡胶垫作6为缓冲层。捣固时应注意,避免镐头碰到轨枕上,以免轨枕因撞击而产生裂缝、脱边现象。道渣的捣固须在轨枕底部承轨面范围

9、内进行,中部约20cm30cm 范围内不要捣固,以免轨枕中部受道床支承造成断裂,钢轨的接头处及曲线地段外侧应加强捣固。用木枕的曲线段或道岔与铺设钢筋混凝土轨枕的轨道相衔接时,钢轨接头两侧要用同一类型的轨枕,其延续范围为根轨枕。七、安全措施1、平整轨道路面、卧底等工作使用风镐作业,其他工作人要躲开镐头的运行方向,2、地面装车捆绑安全注意事项(1) 、平板车用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 12.5毫米,严禁用铁丝捆车,捆车棍应用不小于 1寸半的铁管,不得用木质物替代,捆车棍不准超出车宽。(2) 、装水泥轨枕不得超过 80块,装轨道车不得超过 20根。(3) 、水泥轨枕对角捆车,轨枕捆车不少于两道绳。(4)

10、、道轨捆车,道轨层间要垫以木板皮,防滑。先用钢丝绳将道轨捆为一体,然后再与车体紧固,绞紧捆车绳后严禁留有余绳。7(5) 、人工徒手装车时,要设专人统一指挥,同时起落,轻起轻放,相互配合。(6) 、装车前,要对车辆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看有无坏轮、车体开焊、销轴弯曲变形损坏等不良现象。3、所用工器具必须确保完好。4、搬运、铺设轨道及轨枕安全1) 、施工过程中,派专人指挥,并明确施工负责人及安全负责人。2) 、抬运轨道时,应先清除场区路线上的障碍物。两个配合的人尽量高矮一致,同肩抬运。抬运时,要统一用力,同起、同放,行走过程中要步调一致,下坡、上坡、路滑等,要特别注意脚下以防摔倒或碰撞他人。3) 、

11、抬运轨枕放轨枕时,要先一端着地,然后另一头轻放,不许耸肩摔下,以免碰伤人员及摔坏轨枕。4) 、斜井严禁人工拖放轨道时,以防人员摔倒或因轨道惯性太大失控造成事故。八、斜井提升运输必须遵从以下规定:1)、提升运输前,必须确保绞车完好,事前检查绞车的定闸装置、紧急抱闸是否灵敏、是否牢靠,信号装置齐全、声光兼备。2)、每班提松车前地面机电队长须安排专人检查绞车的完好情况,检查内容包括绞车的闸把、按钮、勾头、基础螺栓、8钢丝绳、信号、电铃开关、有无护绳等,有一项不合格均不准使用。3)、绞车房应挂有司机岗位责任制和管理牌板 (标明 : 绞车型号、功率、配用绳径、牵引车数及最大载荷 ,斜井长度、坡度等) 。

12、4)、在井口变坡点往外3米处安设一组“磕头阻车器”,“碰头阻车器”须转动灵活,自动复位;在井口变坡点往外1米处安设一组挡车棍,挡车棍埋入深度不得小于600mm;在斜井上变坡点往下20米处,底变坡点向上各安设两组手动挡车栏,且挡车栏应经常处于常闭状态。5)、严格执行 “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一坡三挡”制度,并在斜井上下口安装斜井语音报警装置。信号必须声光兼备 ,声音清晰 ,准确可靠。6)、绞车司机、把钩工必须使用摘挂钩专用工具,按要求穿好工作服、扎紧袖口、精力集中、 谨慎操作 ,不得擅自离岗 ,不做与本岗无关的事情 ,行车时不准与他人交谈。7)、每班开工前应检查钢丝绳,要求无弯折、硬伤、打

13、结、严重锈蚀 , 断丝不超限。在滚筒上绳端固定要牢固 ,不准剁股穿绳,钢丝绳在滚筒上的排列应整齐 ,无严重咬绳、爬绳现象。缠绕绳长不得超过绞车规定允许容绳量 ,绳径符合要求。松绳至终点 ,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 3 圈。护绳直径与主绳直径应相同,并连结牢固。绳端连结装置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98)、绞车司机必须在护绳板后操作 ,严禁私自离开滚筒前面 ,同时只利用程序自动控制,不进行守护监察。9)、绞车司机下放车辆时 ,应与把钩工配合好 ,随推车随放绳 , 不准留有余绳 ,以免车过变坡点 ,突然加速损伤钢丝绳甚至造成断绳事故。 10)、绞车如启动困难时 ,应查明原因 ,不准强行起动。禁止闸把压紧

14、,以防烧坏电机。11)、绞车运行中 ,司机应集中精力 ,注意观察 ,双手不离闸把。如收到不明信号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12)、绞车运行过程中 ,如发现下列情况时 ,必须立即停车 ,采取措施 ,待处理好后再运行:有异常响声、异味、异状。钢丝绳有异常跳动,负载增大 ,或突然松弛。有严重咬绳、爬绳现象。电机单相运转或冒烟。突然断电或有其他险情时。绞车有故障报警,严禁打在检修状态进行开车。13)、严禁不带电放飞车。14)、接近停车位置,应先慢慢闸紧制动闸,同时逐渐松开离合闸,使绞车减速。听到停车信号后,闸紧制动闸,松开离合闸,停车停电。1015)、严禁超载、超挂、蹬钩、扒车。16)、处理车辆掉道,应用撬棍或千斤顶复轨。复轨前必须先检查捆车情况,如有异常,捆车牢固后方准复轨。复轨时,严禁摘钩,车辆后打牢铁马阻车器,绞车司机刹住闸,车辆后不准有人,井底车场人员入安全地点,复轨时应先将车轮起高至轨面以上20毫米左右,用木道板垫实车碰头,再移动复轨,在车轮落至轨面之前,宜将碰头下的道木抽出。复轨后拆除铁马。禁止用绞车硬拉复轨。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