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210471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舟记导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能力目标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教学步骤1、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

2、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 )膝( )褶( )髻( )倚( ) 诎右臂支船( )戌( )篆( )八分有( )奇(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二、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

3、”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3 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2) 辨明说明顺序。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3)探究思考。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3、 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

4、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2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5、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