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电传操纵复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2012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机电传操纵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飞机电传操纵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飞机电传操纵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飞机电传操纵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飞机电传操纵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飞机电传操纵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机电传操纵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机械传动系统的组成:由拉杆、摇臂、钢索、滑轮等2、波音 737-800 飞行操纵系统的组成:主飞行操纵系统使飞机沿三轴运动:横向,纵向,垂直方向三个部件:副翼、升降舵、方向舵辅助飞行操纵系统:提高飞机升力并保持非机动飞行特性.前缘装置、后缘襟翼、扰流板和减速板、水平安定面3、增稳系统、控制增稳系统、主动控制技术的功能使用传感器检测飞机的角运动速度、仰角、侧滑角等参数,转换成电信号后传给飞行控制计算机,按照控制规律计算出舵面运动指令,进而通过伺服作动器控制飞机的气动控制面,并产生气动力矩给飞机提供附加运动阻尼及稳定性在增稳系统的基础上把驾驶员的操纵指令传输到增稳回路的一种增稳系统。对于高性能

2、的飞机,简单的增稳系统不能满足飞行品质的要求。引入控制增稳系统,解决驾驶员的指令与飞行运动参量间的飞行品质特性问题。主动控制技术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宽静稳定性控制、直接力控制、阵风载荷减缓控制、乘坐品质控制、颤振模态控制、飞行边界控制、机动载荷控制。4、典型电传操纵系统的组成:由传感器组(各种陀螺、加速度计等惯性测量器件和迎角传感器等大气测量器件) 、输入设备、飞行控制计算机、舵机和电气传输线路组成5、电传操纵系统的分类: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半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6、电传操纵系统四防设计:防电源中断、防丢失液压源、防雷电、防电磁干扰伯努利方程:同一流管中,总压不变P+ =C

3、122迎角 :速度矢量V在飞机对称面上的投影于与机体轴O 的夹角。V在O 轴之下为 正侧滑角 :速度矢量 V与飞机对称面的夹角,V处于对称面之右时为正(平尾)升降舵偏转角 :规定平尾前缘上偏后缘下偏为正,反之为负。方向舵偏转角 :规定方向舵后缘向右偏转为正,反之为负。副翼偏转角 :规定右副翼向下,左副翼向上为正,反之为负。油门杆偏转角 :油门杆前推,发动机推力加大为正,反之为负。纵向运动作用在飞机上的力:升力Y、阻力X、推力P、重力G纵向力矩:俯仰稳定力矩、俯仰操纵力矩、俯仰阻尼力矩飞机的升力:主要是由记忆在一定的迎角下,气流和机翼做相对运动而产生。大小与机翼的面积S、飞行速度V、大气密度 、

4、迎角 和马赫数M有关Y= 122=飞机纵向运动方程:m =P mV =Pcossin sin+cos ,表示飞机的质量, 表示飞机绕O 轴的转动惯量22= 横航向运动方程:m (+-) =+cossin = =操纵飞机等速爬升的原理及方法:为了是飞机由平飞转入爬升,必须使空速矢量向上转动其转动的力应来自升力的增量 Y,而 Y则要靠迎角的增量 来产生。人 工操作飞机上升,必须油门杆与驾驶杆配合,拉杆操纵平尾上偏,飞机的俯仰角和轨迹角同时增大,当轨迹角接近规定值时,升降舵收回中立。操纵飞机协调转弯的条件:要想使空速矢量V在水平面内以 的角速度转动,必须试飞机保持一定倾斜角,其数值满足 在协调转弯的

5、过程中,升降=tan 舵的偏转角必须符合保持 的要求。和 飞机协调转弯的操纵方法:要实现左转弯,就要左压杆,偏转副翼使飞机左倾斜达到要求的倾斜角时,回收驾驶杆使副翼收回中立与此同时左蹬舵,使方向舵向左偏转为了不掉高度,驾驶员还要向后拉杆式升降舵向上偏转,偏角应该满足 的要求。和 修正飞机侧向偏离的操纵方:修正飞机绕竖轴偏离:飞机左偏航时,要使飞机恢复原航向必须操纵方向舵向右使机头向右摆操纵副翼右上左下,以修正飞机左偏航而产生的左倾斜同时操纵平尾向上以免因飞机倾斜而掉高度修正飞机绕正轴偏离:左倾斜时必须操纵副翼右上左下出舵,以修正飞机左倾斜,操纵飞机方向舵向右以修正飞机左倾斜而产生的左偏航同时操

6、纵平尾向上以免飞机掉高度,在飞机改出左倾斜和左偏航的过程中,随之将三个舵面收回中立位置,飞机几即可恢复平飞。保持飞机平衡的条件:作用在飞机上的合力和对重心的合力矩均为零。飞行包线:指在飞行过程中速度、高度不能超越的界限,是飞行范围和飞行限制条件的表示形式。主要包括:定常水平直线飞行包线和机动飞行包线7、民用飞机操纵系统的功能: 主飞行操纵系统:产生控制指令,操纵飞机三个主操纵面,即全动平尾、襟副翼以及方向舵。为了增强滚转控制,平尾可以实现差动偏转。 辅助飞行操纵系统:主要的操纵面是全翼展的前缘襟翼、起后缘襟翼作用的襟副翼以及后机身的减速板。前缘襟翼在起飞着陆时增加升力,并提供最佳机翼弯度,提高

7、飞机的升阻比。8、扰流板分类、作用:飞行扰流板:动作一致时,用以在飞行中和地面滑跑时作为减速器。地面扰流板:动作不同时,用于协助副翼操纵飞机的侧滚。9、缝翼增升、增阻气动原理:机翼迎角保持不变,放下简单襟翼,改变了机翼切面形状,弧曲度增大。空气流过机翼上表面时流速加快,压力降低;流过其下表面流速减慢,压力提高,使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增大,提高升力。而另一方面机翼后缘的涡流区扩大,机翼前、后缘压力差增大,使阻力同时增大。10、调整片的功用:保持飞机俯仰平衡,横侧平衡和方向平衡。飞行一段时间消耗机身后部油箱的一些燃料,使飞机重心前移,造成附加的下俯力矩,迫使飞机下俯,这时驾驶员应向后带驾驶杆使升降

8、舵上偏,增大水平安定面的上仰力矩,使作用于飞机的各俯仰力矩 操纵驾驶杆偏转升降舵或是之和仍等于零,保持飞机处于俯仰平衡状态。驾驶员通过带杆可以重新保持俯仰平衡,长时间的带杆,驾驶员会疲劳。因此飞机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上一般都装有调整片.升降舵调整片来使升降舵偏转,以保持飞机的俯仰平衡。利用方向舵调整片可使方向舵偏转,以保证飞机方向平衡。利用副翼调整片可使副翼偏转,以保持飞机横侧平衡11、B777 飞机的增升装置:每侧有外侧后缘襟翼、内侧后缘襟翼和克鲁格襟翼各一块以及前缘缝翼七块。12、B777 飞行控制系统的构成:电传操纵系统(主飞行操纵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自动油门系统13、B777 飞

9、机电传操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能,ACE、PCU:电传操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主飞行计算机PFC (Primary Flight Computer); 作动筒控制电子装置ACE (Actuator Control Electronics); 动力控制组件PCU (Power Control Unit); 杆位置传感器(position transducers); 人感系统(feel units); 配平作动筒(trim actuators); AP反驱动伺服器(AP backdrive); 速度制动作动筒(speed brake actuator); 主飞行控制断开开关(PFCdisco

10、nnect switch); 飞行控制ARINC-629总线。作动筒控制电子装置(ACE)是一个信号变换器,且能够实现电传操纵系统的直接操纵模式。主要的功能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数字模拟转换器;直接电操纵方式选择逻辑;直接电操纵方式指令计算;动力控制组件(PCU)伺服回路的闭环控制;激磁电源控制。动力控制组件(PCU):全机共有31个动力控制组件,为操纵各种气动舵面提供动力。每一个动力控制组件包括:一个作动筒、一个电液伺服阀和位置反馈传感器,并与作动筒控制电子装置一起形成闭环伺服回路。当位置反馈传感器信号等于指令位置时,作动筒控制电子装置就终止对动力控制装置的控制指令,相应的气动舵面将停止在指

11、令位置。16、B777 电传操纵系统的工作模式:(1) 人工方式:在人工方式时,由驾驶员控制操纵盘,操纵脚蹬踏板以及减速手柄的移动,同时,由多套相应的位移传感器探测信号,并将信号转变成电子信号,被送到作动筒控制电子装置,由该装置转变成数字信号,通过ARINC-629总线发送到主飞行计算机(PFC) 。(2) 自动方式:在自动驾驶仪工作时,主飞行计算机从所有三个自动飞行指引计算机(AFDC)接受目动驾驶指令,并依据控制律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通过ACE及PCU控制相应舵面。与此同时,主飞行计算机还通过AFDC提供给反驱动作动筒反驱动信号,从而反驱动作动筒移动操纵盘、操纵杆以及脚踏板使其同步于自动驾驶

12、指令。 17、电传操纵系统的工作模式:正常模式;次要模式;直接模式18、A320 飞机电传操纵系统概述:A-320采用侧杆控制器和机械备份操纵,万一电传操纵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机械操纵系统是飞机安全着陆,系统采用非相似余度原理,包括两台升降舵副翼计算机和三台扰流板升降舵计算机,计算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是4000h-5000h之间19、A320 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能:A320飞机整个系统分成两个独立的系统:升降舵副翼计算机(ELAC)和扰流片升降舵计算机(SEC) 。ELAC系统操纵副翼,升降舵和平尾分别进行横滚控制、俯仰控制和自动俯仰配平;SEC系统操纵每个机翼上的5块扰流片,

13、横滚控制用4块外侧扰流片,减速时用3块内侧扰流片,着陆减小升力时用全部5块扰流片。方向舵配平是通过两台飞行增稳计算机(FAC)实现的。缝翼和襟翼的操纵是通过两台缝翼襟翼控制计算机进行的。主操纵系统中的5台控制计算机(2台ELAC和3台SEC)中的任何1台都能控制A-320的飞行,权限将降低,提高余度水平的等级,一旦全部电子控制系统失效,A-320飞机仍可在方向舵和平尾配平的机械备份操纵情况下安全着陆。功能:俯仰控制:是通过升降舵和可配平的水平安定面的运动实现的。横滚控制:通过副翼和四对外侧扰流片的运动实现的偏航控制:由方向舵作动器驱动方向舵运动实现。20、迎角传感器的分类及其特点:迎角传感器分

14、风标式和压差式。风标式迎角传感器模型比较复杂,参数与风行状态关系极大,并且风标轴也有摩擦非线性,使用时局部容易损坏;压差式迎角传感器精度比较高,局部迎角测量精度很高21、飞机的操纵品质:驾驶员能得心应手、工作负荷(体力和精神)较轻、补偿较小和准确地完成飞行包线内的各种飞行任务时的飞机特性。22、飞机的飞行品质:(1) 飞机纵向飞行品质:飞机纵向稳定性飞机纵向操纵性(2) 飞机横向飞行品质:横向静稳定性横航向动稳定性横航向操纵性23、飞机纵向动稳定性:短周期模态主要反映为迎角、俯迎角速度作快速振荡。是稳定的,其振荡是收敛;长周期模态主要反映为空速、俯仰角及高度随飞机迎角基本不变时的缓慢振荡。可能

15、是不稳定的,即振荡是发散的。24、横航向动稳定性: 滚转模态:飞机在侧向小扰动运动中初始阶段的运动模态,描述飞机滚转速率滚转 x m角的运动情况。安装横“阻尼器”以改善飞机的滚转模态品质。荷兰滚模态:滚转模态基本结束后,一种偏航与滚转相结合的周期性变化运动。由固有頻率 、阻尼比和总阻尼系数 来表征。合适的 表征参数:倾斜角对侧滑角的比(/),较小则意味着倾斜作用小,操纵品质较满意。安装航向阻尼器来增大荷兰滚模态的阻尼比。螺旋模态:飞机横侧向扰动的后期明显表现偏航角和倾斜角单调而缓慢的变化,呈现为高度不断下降的螺旋线飞行轨26、横向静稳定性和航向静稳定性判定:纵向静稳定性迎角静稳定性:飞行速度保持不变,纵向配平状态受到扰动,座舱操纵固持的情况。速度稳定性:在油门杆和调整片平衡位置下水平飞行时,若飞机定载扰动使飞行速度发生变化,在扰动消失后自动恢复原飞行速度的趋势。轨迹稳定性:指油门杆不动,驾驶员用驾驶杆控制飞行轨迹的能力横向静稳定性:飞机在航向或滚转方向受到扰动后,具有恢复原有飞行状态趋势称为横航向静稳定性。 (1) 航向静稳定性(风标静稳定性)静导数 表示, 0不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