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4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187139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 页数:215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09-04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5页
2014-09-04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5页
2014-09-04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5页
2014-09-04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5页
2014-09-04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09-04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09-04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课件(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 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城建学院) 教师备课课件,专 业:城市规划/人文素质课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城市规划2006级 总 学 时 : 24 周学时:4 授课时间:2009.8.31-2009.10 任课教师:马凤鸣,绪论: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1、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市场经济的需要. 3、搞工程的要懂得经济技术分析,投入产出分析 4、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需要. 5、开拓视野、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的需要,国外某些著名大学人文素质及相关方面的课程占 20%-30% (非主专业占全部课程的比重). 6、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经济学分为: (一)微观经济学(上编) (二)宏观经济

2、学(下编) (三)国际经济学,近年我国宏观经济概况: (1)1978年,我国的改革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2)1984年,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农村转入城市,国家让放权让利,给企业松绑,结果出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不正常局面. (3)1988年,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使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央采取了紧缩政策. (4)1990年经济出现了过冷的萧条局面.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经济发展加快. (6)1993年,又一次出现了经济过热现象,基建热,房地产热,使总需求再次超过总供给,中央再次采取了紧缩政策. (7)1996年,中国的经济才算实现了软着陆. (8)1997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通

3、货紧缩问题.经济中的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于是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拉动,力图摆脱经济过冷的局面.,(9)2003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增长的趋势. (10)2004年,宏观经济又有局部过热的现象产生.中央取了稳健的政策. (11)2007年,宏观经济又出现了结构性通胀,中央又要采取紧缩性的政策. (12)可以说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处于波动之中,这对宏观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对这些宏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利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健康地发展. (13)2008年,货币政策10年来首次从紧. (14) 2008年08月23日.刺激方案轮廓隐现 高层确在考虑扩张性财政

4、http:/ 07:04 经济观察报 (15)2008年10月21日. 周东飞:新一轮宏观调控或将深刻改变中国 http:/ 07:46 红网-潇湘晨报 (16) 2008年10月26日,周小川:未来通货膨胀形势或出现交替和反复(http:/ 2008年10月26日 15:52 新华网),2008年11月09日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http:/ 新华网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2008年11月09日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http:/ 新华网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

5、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2008年11月09日国务院: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http:/ 新华网) 2008年11月19日发改委专家称年底将出台更多刺激经济政策 http:/ 第一财经日报. 2008年12月09日http:/ 新华网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日召开,会议为2009年的经济工作最终定调。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长、促发展”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 G20推出1.1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2009年04月03日http:/ 新华网,相关报道: 4万亿刺激经济 就业前景现曙光 刺激经济 国债最终发行规模或上万亿 四万亿仅是一

6、部分:三部门详解刺激经济新政 中国刺激经济方案影响跨国境 解读“广东刺激经济十六条” 福建将投资3400亿刺激经济 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尽快刺激经济增长 中国刺激经济促进内需路线八大部委举措一览 中国刺激经济计划推动国际油价反弹 G20推出1.1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http:/ 2009年04月0日 01:48 新华网 金融危机一周年:中国宣告救市见效令世界侧目http:/ 2009年09月15日 00:17 中国新闻网,(一)什么是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等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内容有: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

7、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以及经济关系;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其它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等。 城市经济学也是城市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同城市社会学、城市政治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环境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二、其研究内容主要有: 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包括城市产生、城市化、郊区化、都会化、城市衰退、城市发展结构、城市特性、城市规模、城市更新、新城建设等; 城市内部结构。包括

8、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 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包括城市财政、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公园等)的供需状况; 城市人力资源经济。包括就业、消费、迁移、贫民、人力资源、投资等; 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包括公害预防及处理、防范犯罪、旧城改造等; 城市发展政策。,(1)什么是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学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其研究重点为探讨城市重要经济活动的状况,彼

9、此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与其它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等。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国,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城市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住宅、交通、环境、公共设施不足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为了探索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于是产生了城市经济学。,(2)城市经济学主要内容 1、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 2、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

10、运动及其规律; 3、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4、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 5、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三、城市经济学分类 城市经济学分为理论城市经济学与应用城市经济学。前者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了解问题的现象与实质,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有:城市化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规模等。它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现象和问题,是城市规划前必须的基本研究。后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决城市问题,增进居民福利的对策及具体办法,研究内容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发展政策,如住宅拥挤且质量低劣,交通堵塞、失

11、业、种族歧视、贫民窟等。上述两者皆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四、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一、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 二、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四、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 五、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 六、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七、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 八、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

12、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各界对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揭开城市经济学的庐山真面目。,一、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

13、,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因为这些问题既不能用研究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也不能用研究企业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加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

14、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但是,从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论著来看,构建的体系自成一家,研究的范围各有侧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尚未给出解决的良方。城市经济学依然是一门稚嫩的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城市经济学也将在发展中逐步成长,直到走向成熟。,二、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

15、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三、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构建传统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只有劳动时间的节约才是经济的节约,而经济平衡只是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学是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如果不与空间平衡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是劳动时间,还有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