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7078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我们知道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以下是xx搜罗的内容,欢迎参考和借鉴!【范文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的配置机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外出务工,产生了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存在安全隐患多、学习成绩差、心理障碍凸显等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各级政府为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担负主要的责任。国家应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义务教

2、育的投入来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就学障碍;农村基层政府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建立灵活、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等等。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

3、的“亲情饥渴”。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

4、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三、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四、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5、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五、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六、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调查发现集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

6、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当地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已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以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对此,我有以下建议:一、 家庭方面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

7、,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

8、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二、学校方面(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2)、为

9、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三、社会方面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

10、、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范文二】团市委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11个县(市、区)就留守儿童相关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发放调查问卷1517份(包括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和留守儿童家长调查问卷)、组织召开多场留守儿童座谈会,赴有关乡镇对留守儿童监护人、乡镇团委书记、村团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开展了系列访谈,并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对我市留守儿童情况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调研。一、我市留守儿童的总体现状据全市各县(市、区)团委、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的调查,全市留守儿童共计63700人,

11、占约占全市万儿童总人数的%,是我省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地区。(一)分布特点我市留守儿童存在面广量大的特点,遍布于我市的11个县(市、区),其中泰顺县数量最大,达到10692人,最少的是鹿城、龙湾、洞头,各600人左右。同时,留守儿童占总全部儿童数量的比例与地方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即地方经济越强,留守率就越低,地方经济越弱,留守率就越高,且小学留守儿童普遍多于中学,村办小学的留守儿童比例高于中心小学。(二)留守儿童的生存类型1、隔代监护型,即孩子的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替孩子的父母承担抚养、教育和监护责任的类型。这种类型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托管方式,占了调查总人数的%。2、寄养监护型,即父母将孩

12、子托付给叔婶姑舅等亲戚或老师、朋友看管的类型,约占总数的%。3、自我监护型,即父母外出务工,家中小孩无人照料任其个人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这种类型所占比例不大,约占调查人数的 %,但情况堪忧。(三)个性特征根据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划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个性特征如下:1、隔代监护型:自我管理能力差,有厌学、逃学、辍学等情况,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合作意识差,脾气暴躁等。2、寄养监护型: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冷漠,对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求助、学业发展等产生不良影响。3、自我监护型:部分儿童自立性比较强,但由于这类留守儿童恰好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无人约束,易受外界影响,容易任意妄为,行为习惯差,发

13、生问题较多。(四)留守儿童家庭及自身状况分析1、父母外出原因与儿童家庭、自身状况的关系。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原因与儿童家庭、自身状况有着密切的关联。此次问卷中我市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原因分以下四种:一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占此次调研的%,二是外出经商占%,三是外出办厂的,占%,四是其他原因的占%。我们专门对前三种原因(第四种原因具有不确定性)的孩子心理和物质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类型的孩子对生活和物质上的需求远高于第二、第三类型的孩子,但是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是否有差异,留守儿童对心理的慰藉和渴望朋友的需求是没有明显差别的。2、父母外出去向与儿童家庭、自身状况的关系。从父母去向来看,此次受调查

14、的1279名儿童当中,%的孩子的父母在外国务工,%的孩子的父母在外省务工,%孩子的父母在省内外市务工,%孩子的父母在市内外县务工。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去向远近直接影响到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心理,去向过远(如外国)或过近(外市、外县)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较小,因为父母去向过于遥远使孩子印象模糊,父母就近务工家庭的孩子相对与父母见面的机会多而缓解情感渴求,只有父母去外省的孩子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恋最大,因而孩子对家庭共同生活的愿望是最强烈的。3、父母因其他原因外出的儿童状况堪忧。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选择因其他原因父母外出的孩子当中,一部分是属于父母一方因吸毒、犯罪而劳教、坐牢的,而另一方离开的特殊单亲家庭

15、,其经济状况和心理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这类家庭的孩子长期缺乏家庭的温暖,亲情冷漠,心理孤僻,如不加以干涉,极易造成心理和人格的扭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和管教,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困境,而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如下:(一)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月回家一次,%的父母半年回家一次,有%的父母一年回家探亲一次,有%的父母甚至几年不回家。亲情的缺失,很容易让孩子走极端,甚至使一部分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使“代沟”加深,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二)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调查中,虽然留守儿童中不乏品学兼优、独立能力强的好学生,但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性情顽劣的还是占比较大的比例。由于缺少有效监管,他们大多存在学习成绩差、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甚至有厌学、辍学的情况。(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开始显现普遍表现如下:一是自我封闭,遇事不与人说。二是自卑感强,总觉得低人一等。三是缺乏爱心,有暴力倾向。(四)留守寄养儿童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到位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