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9216515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县(市)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中 二 年 历史 科试卷完卷时间 : 9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直接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卷表格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识到分封制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B强调分封制之下蕴含着大一统因素C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

2、意在说明分封制推动中华民族形成2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表1,它说明殷商时代() 表1分类 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 动物狩猎畜牧 植物农事耕作 天象气侯时间 山川河流方位 战争兵器 服装居住 交通 文化娱乐 宗教 数量物性 比值(%) 20 17 15 9 7 8 77 36 31 36 36 A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C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D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3.“抑末、困辱商人,严禁奢侈品生产和流通,反对进口奇巧淫技是因为担心破坏纯朴、敦厚的社会风气,防止消费标准上的僭越、财富分配上的凌夺以及商品交换上的欺诈。”该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A

3、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B具有封闭性和独立性C一贯坚持了重农抑商 D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4汉代,吏、民一旦被察举为孝廉,必须先拜郎中(侍卫皇帝的官员)作为官中“储官”,后经“三署”(五官署、左署、右署的合称)因材施教、甄别考核后,才依优劣除补县令长丞等职。这说明汉代察举制()A实行严格的官员考核体制 B配有官员培养的相关程序C存在滥举中央官员的弊端 D能够选拔优秀的社会人才5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A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B运用经

4、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C铁业官营,加强专制皇权 D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6汉代以前,民众对人神的信仰主要是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神,而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的现象,如汉和帝时的王涣为民平理冤狱,死后“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成为民众新的人神信仰对象。汉代民众对人神信仰的变化()A折射出民众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B反映了皇权专制下的思想压制C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D说明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增强7据东汉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东西)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汉代长安城遗址图(图1)。如上述两则材料同

5、时被用来研究汉代城市,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图1A 考古的成果与文学作品互证历史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C文学作品不能完整反映历史信息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8表2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表2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

6、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B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交通运输发展使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9官与职分离,始于唐高宗朝,经唐中、后期使职差遣逐渐取代职事官,产生名实不相符的“紊乱”局面;宋承唐制,官与职分离更甚,致官、职、差遣离而为三,成为常态。对此历史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社会分工要求专业化官员 B藩镇割据影响政治格局C统治者力图加强专制集权 D官员互相牵制削弱地方10图2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图2A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B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C民营手工业较快发展 D官营手工业渐趋衰落1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佛教徒出家要

7、剃除须发,不得婚配。然而自东晋以来,佛教学者却对佛经中有关人际关系的说教不断加以调整,他们译出的若干佛经不是来自南亚佛教基地,而是就地取材于中国“孝”的经典。这表明当时()A佛教受儒学排拒而不断自我调适B佛教学者被儒家伦理纲常同化C佛教与儒学实现了“两教合流” D儒学的理论建构比佛教更先进12明人陈邦彦指出:“嘉(靖)、隆(庆)以前,士大夫敦尚名节,宦游来归,客或询其囊橐(指行李财物),必嗤斥之。”嘉靖以降,“今天下自大吏至于百僚,商较有无,公然形之齿颊。”“宦成之日,或垂囊而返,则群相姗笑,以为无能。”这可以说明()A明朝从嘉靖时期走向了衰亡 B明朝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C明朝嘉靖以前政治清廉

8、公正 D明朝嘉靖前后政治形态的变迁13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B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C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D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14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神话小说中的“八仙”均为凡人得道,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是晚近(指从鸦片战争时期到建国这一段时间)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这种现象表明()A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性特色浓厚 B民间

9、文化促进了晚近道教的发展C民间思想需要借助外来宗教传播 D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15“平心而论,一个公民人数3万至4万的城邦,从事司法审判事务的公民常年保持在五六千人,比例如此之高,这看起来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但确实存在过”伪色诺芬在其雅典政制中提供的史料揭示了其中的一个奥秘:民众法庭主要是针对帝国范围内的属国人民而非雅典公民的。上述材料意在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 司法审判人浮于事,效率极其低下 B.具有维护城邦霸权的作用 C. 旨在服务于雅典帝国的军事扩张 D.实现了法律意识至高无上16罗马法规定:“奴隶可以为主人办事、经商可以被立为继承人,公家的奴隶还可以立遗嘱;奴隶有权提起自由身

10、份之诉,乃至被解放为自由人。”此规定()A承认奴隶阶级完整的人格 B体现了罗马法的民主性特征C蕴含了自然法的精神理念 D改变了罗马奴隶社会的性质17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主要的社会条件是()A演说术的发展 B民主政治的发展 C人文精神的出现D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18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

11、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建立C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D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19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主要说明()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B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C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 D新航路开辟是航海家获得财富的重要途径20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

12、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表3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表3时间 1684年 1689年 1701年 售价(荷兰盾/磅) 80 75 232 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中国海禁政策的松弛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1图3是17711841年间英国粮食价格的浮动图(1800年100),这反映了() 图3A英国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B英国的粮食价格变化幅度大C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渐趋形成22表4是1750年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分额(%)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表4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532 613 62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德意志诸邦/德国 29 35 35 49 85 132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日本 38 35 28 26 24 24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