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215727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 1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中学 2009-2010 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中阶段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 分 ; 考试时间:120 分钟)温馨提示:1.全卷共 6 页,分三部分,22 小题。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问卷上的答案无效。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及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A芦荟(hu) 不逊(xn) 匿名(n) 莫衷一是 B诘责(j) 禁锢(g) 朔方(shu) 花团锦簇C胆怯(qi) 蜿蜒(yn) 漂碧(pio) 抑扬顿错D轩邈(mo) 泠泠(lng) 皲裂(jn) 落英缤纷2.下列句中加点的

2、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在湍急的河流中,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竹筏,以防被巨浪打翻。B近来他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不知有什么事。C雨后初晴的湖面,晶莹澄澈,油光可鉴。D他引经据典的一番论述,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3、对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A、猛浪若奔(快速奔驰) 负势竞上(依仗地势)窥谷忘反(同“返” ,返回) 策之不以其道(驱赶,使用)B、然后有千里马(这以后) 其能千里而食也(食物)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 器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C、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 或置酒而招之(有的,有时)若人之俦乎(类) 把酒问青天(端着酒杯)D、每假借于藏书

3、之家(如果) 不敢稍逾约(约定的时间)未尝稍降辞色(欢悦) 援疑质理(询问)4.依次填人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B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http:/ - 2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D、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5.按要求默写句子(10 分,每空 1 分)(1)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2)蝉则千转不穷, 。(吴

4、均与朱元思书)(3) 山坡羊 潼关怀古这支流传甚广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 ” ,也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4)初中毕业后,你的好友即将跟随父母到远方的城市里上学了离别之际,你最想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古今上下几千年离人的共同心声的诗句“ , ”写在朋友的留言簿上。(5) 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6) 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6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3 分)又是一个宁静的清晨,阳光洒在草地上,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睡梦中的儿子。一阵风吹来,凝聚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我贪婪

5、地吮吸着,心里感到久违的舒畅。我绕着校园慢慢地走着,看着优美的环境,心中涌起种种欣喜和骄傲,为自己、为母校。请让我带着你领略她的风韵与内涵,绕着校园走一圈。(1)第句有个词语运用不当: 改为 (2)语段中有一句话语序不当,改为: 。7.名著阅读。(9 分)(1)名人传的作者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书中讲述了音乐家( )、雕塑家( )、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4 分)(2)凡尔纳被称作“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你认为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吸引人之处在哪里?试举例简要说明。(5 分)第二

6、部分 阅读与理解(共 56 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 分)http:/ - 3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

7、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8. 解释下列词语 (2 分)(1)待人接物: (2)罢休: 9.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中的“混”如何理解?(3 分)10.文中画线部分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从何看出? (3 分)11.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选文属于哪一种?试举例说说选文的语言风格。(3 分)12【综合拓展】联系下列有关母爱的名言,完成下列题目。 (9 分,每小题 3 分)A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B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C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8、)D慈母的胳膊总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1)选择其中一句名言谈谈你的理解。我选择( )句,我的理解: (2)随着年龄的增长, “母爱”变得有时让你难以理解,班级决定进行一次辩论会,正方论题:“无条件的母爱是积极的爱。 ”反法方论题:无条件的母爱是消极的爱。你同意哪方观点,请结合实例进行阐述。我同意( )方,我的阐述: (3)班级要举行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活动,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 3 个活动)我的活动方案: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8 分)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http:/ - 4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9、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梁惠王上节选)梁惠王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

10、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注:梁惠王认为自己治国用心,而百姓却没有增加,就这一问题,他请教于孟子,故有了这番对话。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 分)余幼时即嗜学。 (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填然鼓之。 ( ) 或百步而后止。 ( )14下列每组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A录毕,走送之。 弃甲曳兵而走。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15翻译下列句子。 (6 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6

11、五十步笑百步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结合你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谈谈理解。 (5 分)(三)阅读散文鼓浪屿之夜 ,回答问题。 (18 分)鼓浪屿之夜傍晚时分,我和几位老师匆匆登上去鼓浪屿的渡船,下了渡船,再赶往宾馆。一路http:/ - 5 -上有说有笑,周末的感觉让我们轻松怡然。喜欢徜徉在鼓浪屿狭长曲折、静谧无人的石板小路上,只为感受一种经典而又古典的浪漫气息。偶尔,也会为这份喜欢而心虚:你到底理解她多少?你走过的某一栋洋楼,经过你身边的某一位老人,小巷里传来的某一段钢琴曲,甚至鼻息间嗅到的某一种花的香,是不是都有着一些背后的故事?你只是享受着你肤浅的浪漫,而那种深深的、芬芳的、醇醇的叫做“内涵”的东西

12、,你怎么去体会?到达宾馆时,天色渐暗,但还可以看清人的脸和远处的身影。而路灯已早早地亮起来了,晕黄的光将眼前的小路染上了油画的色彩,悠长而雅静。晚餐开始了,围坐在一起的并不都是很熟识的人,比如我斜对面的这位老教师,我就不认识。她一直安静地坐在那里,带着微笑看着每一个走进餐厅的人,偶尔轻声地和身边的老师交流着什么。她的视线触到了我的,她充满善意地冲着我笑,嘴里说着“这么多年轻的老师呀,真好!”我觉得她是个让人温暖的人,外面的夜很黑,空气很寒冷,但她脸上的每一条线条都让人觉得柔和、温暖而舒服。我喜欢看她温文尔雅的样子,喜欢听她细腻沉稳的声音,她身上有种东西很吸引人,我想那叫做“气质” ,是一种鼓浪

13、屿的内涵吧。她就是离退休的辜老师,老鼓浪屿人。晚餐后,我们集合在榕树下的路灯旁,辜老师要领我们夜游鼓浪屿,莫名的兴奋油然而生。 还是那些经常走的巷道,却因为夜色的渲染,因为辜老师的陪伴,变得那么不同寻常了。我其实没有很认真地听辜老师在讲什么,我只是感受着她的波澜不惊,她的温婉和气,她的热情真诚。我散漫地跟随着她,在她的讲解中编织着自己的想象:顺着辜老师深邃的目光,我看到胡同尽头黑黢黢的洋楼里仿佛还亮着灯光,林语堂先生还在那里伏案写作;顺着辜老师摇臂远指的一隅,我看到诗人舒婷在楼上扶窗凝望,透过这浓的黑夜,吟咏着她的鼓浪情怀;李家庄灯火通明,像一座宫殿在那里矗立着、闪亮着,辜老师却“嘘”的一声,我们静静地走过,无声无息;三一堂里唱诗班纯净的歌声引我们久久驻足,每个人都怀想着自己的心事,不忍离去。夜色愈浓,暗影憧憧,没有月光,湿雾迷蒙。一群人走在无人的街上,显得热闹而又寂寞。我们带着旅游者的谦虚心情,重新认识这个我们已经登陆无数遍的小岛。炮仗花绚烂地铺满院墙,橘黄的花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