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4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215513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4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4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4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4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4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4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4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奉贤区 2009 学年调研测试高 三 历 史 试 卷 2010.4.考生注意: 编辑:刘彦利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2.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一、选择题(共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下列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最具史料价值的是A 吉尔伽美什 B 汉穆拉比法典C 摩诃婆罗多 D 经藏律藏论藏2英文单词“paper”是从“papyrus” (纸草)演变而来。纸草曾被历史上某早期文明地区的居民制作成为书写材料,该地区位于右图中

2、的ABCD3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4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在这里,英国诗人雪莱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希腊人的后裔 B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间的联系C英国传统文化缺乏原创性 D古希腊文明对欧洲文明影响深远5 左传哀公二年记载:公元前 493 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战前,鉴于郑军人多势众,为鼓

3、舞士气,赵鞅临阵誓师,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遂:参政) ,人臣隶圉免(奴隶免除身份) ”。材料直接反映了当时A. 战争目的为攻城略地 B争霸战争日趋频繁“穷 探 治 乱 之 际 , 上 助 圣 明 之 鉴 ”“关 国 家 兴 衰 , 系 生 民 休 戚 ,关 国 家 兴 衰 , 系 生 民 休 戚 ,善 可 为 法 , 恶 可 为 戒 。善 可 为 法 , 恶 可 为 戒 。 ”C奖励军功已渐成风气 D. 士阶层社会地位高6有历史学者在论及某王朝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4、。这里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A郡国并行制 B分封制C内外朝制度 D郡县制7 汉书古今人表中列有 1931 人: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 。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颜渊等同属“上中” ;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 ;秦始皇则为“中下” 。据此推断,作者评价历史人物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尺度8从右边地图的信息中可以判断,图中的“宋”是指中国古代的A北宋王朝B南宋王朝C北朝宋政权D南朝宋政权9右图人物为中国古代一位著名史学家,而两则引言说明了他写史目的与宗旨。据此推断,该著作当是A春秋时期出

5、现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B西汉时期司马迁所编写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C东汉时班固写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D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10著名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中认为:“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 。文中的“封建时代”指的是中国的A先秦时期 B唐宋时期C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11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当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2 “英

6、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文中“议会的国王”对应的政治制度是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C君主专制制 D君主立宪制13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其共同的作用是A促进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作用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418 世纪末,法国当局把一部丛书和参与编撰的学者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 。这些学者中应该包括A伏尔泰 B孟德斯鸠C狄德罗 D卢 梭15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

7、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16右图是 1858 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沉默的强盗” 。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作者的立意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A不断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成为海上强盗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D环境污染严重,藉以引起对环境问题重视17由“原则民主”(即自由、平等原则)向“程序民主” (即三权分立体制构架)演进,是近代美国民

8、主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为美国“原则民主”奠定思想基础的文件是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C 独立宣言 D 合众国宪法1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文中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所承之“上”指的是A近代民用工业 B “师夷长技”思想C近代海军建立 D新式学堂的创建20梁启超认为:“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欧洲)皮毛,汲

9、流忘源,遂及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李鸿章晚年着着失败,皆由于是” 。梁启超这样说的实质是A批判李鸿章卖国投降可耻行径 B要求资产阶级维新派掌握政权C要求光绪帝罢免李鸿章的官职 D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主张21中国在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中把西方人称“夷” ,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 。这一变化的实质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22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 。直接发动“滇黔独立”的是A袁世凯 B宋教仁C蔡 锷 D

10、张 勋23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 14 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杜威评价的是中国的A百日维新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24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材料评价的“他”是A乔 治华 盛 顿 B亚伯拉罕林肯C富兰克林罗斯福 D贝拉克奥巴马25右图照片中,兴高采烈的伦敦人手中拿着报道德国投降消息的报纸庆祝胜利

11、的场景。据此,该照片当摄于A1943 年 9 月B1945 年 4 月C1945 年 5 月D1945 年 9 月26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认为:“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A英国 B苏联C日本 D德国27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回击”的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实施莫洛托夫计划

12、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28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下列国际组织中,反映经济全球化的是A B C D29某次国际会议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评价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该会议是A1950 年中苏会谈 B1954 年日内瓦会议C1955 年万隆会议 D1971 年联合国大会30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加入了西方的元素。下列最能反映这种特色是A上海的方言 B官场的称谓C亲缘的关系 D石库门建筑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 12 分)材料一:“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