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2141046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略)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1、 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欢迎关注V信公众号:管理智识(ID:glzs100)参考答案,后续公布。)26、以下关于就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就业主体可能无就业要求(B)就业者所从事的劳动是有酬劳动(C)就业主体必须有劳动能力(D)就业者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27、(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2、(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28、( )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A)劳动法的体系 (B)劳动法的渊源(C)劳动法的原则 (D)劳动法的内容 29、以下关于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规定了劳动合同关系的调整规则(B)它是实施劳动监督检查的职权划分和行为规则(C)它规定了以何种手段实现和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实施(D)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范围与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范围是一致的30、顾客力量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不包括( )的分析。(A)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B)顾客消费偏好(C)企业产品消费群体 (D

3、)顾客购买动机31、市场按买方的类型可分为消费市场和( )。(A)组织市场 (B)信息市场(C)服务市场 (D)产品市场32、企业( )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A)销售能力 (B)实力(C)服务能力 (D)控制能力 33、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A)弗洛姆 (B)桑代克(C)班杜拉 (D)莱文泽尔34、( )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择领导风格的依赖条件。(A)领导者参与模型 (B)领导情境理论(C)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D)路径-目标理论35、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一类是( )。(A)人格测验 (B)成就测验(C)性向测验 (

4、D)情商测验36、组织开发的基本出发点是改善整个组织的( )。(A)结构 (B)职能(C)文化 (D)制度 37、员工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生理性行为与生理性需要 (B)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需要(C)道德性行为与道德性需要 (D)自我保护的行为以及需要 38、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则的是( )。(A)人尽其才 (B)能位匹配(C)岗得其人 (D)因人设岗39、 以下关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尽可能进行全面调查以保证调查质量(B)为搞好岗位分析,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C)正确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D)调查项目中的问题和答案一般是通过调查表

5、的形式表现40、某工种生产产品的品种单一、变化较小而产量较大时,宜采用( )来计算定员人数。(A)产量定额 (B)设备定额(C)工时定额 (D)产量定额或工时定额41、企业定员的新方法不包括( )。(A)零基定员法 (B)工效定员法(C)运用概率推断确定医务人员人数 (D)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42、以下关于定员标准总体编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示的附录是标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B)劳动定员标准由概述、标准正文和补充组成(C)提示的附录按国家标准GB/TI.1的要求撰写(D)标准名称通常含有引导词、主体词和补充词三个要素43、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不包括( )。(A)形式要

6、简化 (B)人岗要匹配(C)内容要协调 (D)计算要统一44、以下关于人工成本预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员工医疗费和失业保险费属于工资项目下的子项目(B)非奖励基金的奖金不属于工资和基金项目下的费用(C)在审核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时,首先要检查项目是否齐全(D)员工权益资金的项目和标准涉及国家、企业和员工三者的利益45、企业人工成本总预算由( )与企业人员工资水平共同决定。(A)人力资源规划 (B)行业工资标准(C)工资指导线标准 (D)在职员工人数46、企业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包括:制定控制标准;差异的处理;人力资 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三个阶段。其正确的排序是( )。(A) (B

7、)(C) (D)47、特别适合普通职员的招募方法是( )。(A)推荐法 (B)布告法(C)档案法 (D)任命法48、对求职者的信息掌握较全面,招聘成功率高的员工招募方式是( )。(A)校园招聘 (B)借助中介(C)猎头公司 (D)熟人推荐49、难以随机应变,所收集的信息的范围有限的面试类型是( )。 (A)初步面试 (B)结构化面试 (C)诊断面试 (D)非结构化面试50、( )是用于测定从事某项特殊工作所具备的某种潜在能力。 (A)人格测试 (B)能力测试 (C)兴趣测试 (D)道德测试51、招聘总成本效益的计算公式为( )。 (A)总成本效益=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B)总成本效益=应聘人数

8、招募期间的费用 (C)总成本效益=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D)总成本效益=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2、常用的信度评估系数不包括( )。(A)稳定系数 (B)外在一致性系数(C)等值系数 (D)内在一致性系数53、( )是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劳动分工的方法。(A)扩大业务法 (B)充实业务法(C)工作连贯法 (D)轮换工作法54、( )不仅能改善自然环境,还能优化劳动环境中其他因素起辅助作用。(A)噪声 (B)温度(C)湿度 (D)绿化55、四六工作制是每个工作日安排四班生产,每班实行( )工作制。(A)6小时 (B)7小时(C)8小时 (D)10小时 56、培训需

9、求循环评估模型不包括( )的分析。(A)整体层面 (B)班组层面(C)作业层面 (D)个人层面57、培训项目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A)可操作性原则 (B)职业发展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 (D)反馈及强化性原则58、培训成果不包括( )。(A)研究成果 (B)认知成果(C)技能成果 (D)情感成果59、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不包括( )。(A)泰勒模式 (B)层次评估法 (C)投入产出法 (D)目标导向模型法60、层次评估法中学习评估的方式不包括( )。(A)书面测验 (B)模拟情境 (C)投射测验 (D)操作测验61、以下关于案例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包括描述评价型和分析

10、决策型两种(B)描述评价型对案例进行事后分析,提出“亡羊补牢”性的建议(C)描述评价型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员分析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D)分析决策型只介绍某一待解决的问题,由学员分析并提出对策62、在态度型培训法中,行为模仿法不适宜于( )的培训。(A)高层管理人员 (B)基层管理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一般生产人员 63、针对( )的培训与开发,应采用头脑风暴法、形象训练法和等价变换思考等培训方法。(A)基础理论知识 (B)创造性 (C)解决问题能力 (D)技能性64、培训激励制度的主要激励对象,不包括对( )的激励。(A)企业员工 (B)培训师 (C)部门主管 (D)企业自身65、在

11、选择确定绩效考评方法时,应当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包括( )。(A)工作适用性 (B)管理成本 (C)工作实用性 (D)成果效用66、绩效反馈的主要目的是( )。(A)改进绩效 (B)指出员工的不足 (C)激励员工 (D)提供更好的工作方法67、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 (A)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B)改善组织工作氛围 (C)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台 (D)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68、( )导向型绩效考评,以考评员工的潜质为主,着眼于“他这个人怎么样”。(A)品质 (B)特征(C)行为 (D)结果 69、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将( )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行为等级评价表来评价员工。(A)关

12、键事件 (B)绩效标准(C)胜任特征 (D)工作行为70、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的基础是( )。(A)实际产出 (B)计划产出(C)工作成效 (D)劳动成果 71、薪酬的非货币形式不包括( )。(A)员工福利 (B)表彰嘉奖(C)荣誉称号 (D)奖章授予 72、从其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来看,薪酬战略不包括薪酬的( )。(A)决定标准 (B)支付结构(C)增长水平 (D)管理机制 73、工作岗位评价结果有多种表示形式,但不包括( )。(A)分值形式 (B)排序形式(C)等级形式 (D)比例形式 74、( )是指岗位测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A)信度 (B)效度(C)标度 (D)精度 75、岗位评价标准不包括( )。(A)指标分级标准 (B)指标量化标准(C)定性标准 (D)方法标准76、在岗位评价的方法中,因素比较法是由( )衍化而来。(A)分类法 (B)分值法 (C)排序法 (D)评分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