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同步练习 含答案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6页
文档ID:92131421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1页
1/6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01  知识管理1.水的三态变化变  化:水蒸气、水、冰,这三种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实  质: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当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_变化类型: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所以属于________变化注  意: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中水分子的间隔依次增大延伸拓展: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又由气态变回液态2.分子及其特征概  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例如氧气、水等构  成:分子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特  征:(1)分子________;(2)分子之间________;(3)分子总是在__________注  意: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3.水的天然循环循环途径:水通过________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能  量:________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结  果:实现了水的________,水资源的________说  明:水循环的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及径流02  基础题1.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大小发生改变 B.微粒质量发生改变C.变成了新微粒 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2.(乐山中考)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B.气体热胀冷缩C.真金不怕火烧D.墙内开花墙外香3.水变成水蒸气是( )A.水分子发生了变化B.发生了化学变化C.水的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水的分子由静止变成了运动4.(泰安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5.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D.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6.(成都中考)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的质量很小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7.写出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约为1.67×1021个________________ ;(4)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中档题8.(毕节中考)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成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变小了9.(烟台中考)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10.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11.(湖州中考)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12.(聊城中考)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 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13.一种容器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向瓶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瓶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细颈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将活塞从A处推到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________15.(1)“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D.在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保持水的物理性质(2)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 )A.自身的能量B.运动的速率C.相互的间隔D.构成分子的原子数量、种类及组合方式 第2课时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01  知识管理1.人工净化水的方法及作用沉  降:静置后在重力的作用下________性杂质沉降至水底。

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过  滤:利用过滤装置把不溶性固体物质跟________分离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________二低三靠吸  附:活性炭具有很强的________性作用是除去水中的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杀菌消毒:利用紫外灯管照射或通入液氯的方法作用是除去水中的微生物蒸  馏:给水加热使之变为水蒸气,再将水蒸气冷凝得到液态水的过程作用是除去水中的________杂质2.硬水与软水区  别:硬水是含有________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软水是____________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  别:把________倒入水中搅拌,泡沫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软化方法: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3.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________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________或者________物质组成的物质注  意: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由几种物质组成 02  基础题1.(聊城中考)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 B.矿泉水 C.海水 D.蒸馏水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人体呼出的气体 B.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C.冰与水的混合物 D.澄清的石灰水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将天然水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不能达到的是( )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B.除去原有的臭味C.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D.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4.(南宁中考)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5.(长沙中考)今年,我国西藏靠尼泊尔地区边界发生了多起地震,灾区饮用水被严重污染,为确保灾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急需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 )A.吸附沉淀 B.过滤C.静置沉淀 D.加肥皂水6.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A.硬水属于混合物B.软水与肥皂水作用不易起泡沫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7.(滨州中考)水在地球上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却非常少。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由于该过程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所以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远离陆地的海岛可以利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缓解淡水不足的问题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03  中档题8.(聊城中考)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盐水、食醋 B.氧气、人呼出气体C.海水、二氧化碳 D.氮气、水蒸气10.(莱芜中考)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属于物理变化D.净化后的水仍是混合物11.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