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2490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2“内能 热传递”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 A.牛顿B.伏特C.焦耳D.瓦特2.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3.锯条在锯木头时温度会升高。对此,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A.人手的拉力对锯条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B.木头对锯条的摩擦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C.锯木头时,锯条对木头有压力,压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D.锯条对木头有压力,木头对锯条有支持力,支持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 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热传递时,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D.内燃机都要靠火花塞点火来使燃料猛烈燃烧5.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时,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A.9:2B.2:9C.1:2D.2:1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会升高C.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D.物体的内能减小时,一定是放出了热量7.下列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3、是( ) A.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B.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C.用链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8.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9.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砂轮打磨刀具,刀具热得发烫B.用锤子打铁,铁块的温度升高C.用暖水袋暖手,手会感到暖和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10.下列关于热

4、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1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30水,吸收2.1104J的热量后,(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末温是( ) A.50B.5C.35D.8012.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图是( ) A.探究萘的熔化规律B.压缩气体点燃棉花C.内燃机压缩冲程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13.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做

5、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B.C.D.14.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二、填空题15.钻木取火是通过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桃花香气袭人、飘香万里,这属于_现象 16.冬天,学校用暖气取暖,这是通过_的方式来增大空气内能的;暖气常用水做传热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 17.春天走进公园闻到百花香,说明分子在_;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来适当降低周边地区夏天过高的温度,是利用了水的_特点,质量10千克

6、的湖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_焦c水=4.2103焦/(千克) 18.“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变化,这是通过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19.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水做冷却剂,是由于水的_较大的缘故,降温过程中,是采用_的方式减小内能本市出租车开始使用天然气来代替柴油或汽油,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7107J/m3 , 当出租车消耗0.03m3天然气时,所释放的热量为_J,若这些热量用于加热10L初温20水,则可以使这些水升高_(水的比热容c=4.2103J/( kg),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加热过程没有热量损失) 2

7、0.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荼叶蛋时小明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_现象。若将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 加热到 时,水吸收的热量是_J。 2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用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实验中完全燃烧了5.6g酒精,则放出了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的30%被150g、25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是_。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环境为1标准大气压 2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沈阳市部分公交车和出租车开始使用天然气来代替柴抽或汽油天然气是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汽车的_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7107J/m3 , 某汽

8、车消耗2L天然气所释放的热量为_J(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23.如图甲,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温度变_.这是因为气体 _,导致内能变化.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气球会沿着绳子快速向前飞去,这说明_.24.星期天,小杰一家到深圳湾红树林游玩,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现象,正午时分香气更浓,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有关躺在草地上,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暖的,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实验探究题25.小华同学在研究“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时作了两个实验: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

9、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黄豆大小的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_的现象,说明活塞对内部的气体_,使气体的内能增大,_升高。(2)如图(乙)所示,在大口玻璃瓶内滴少量酒精,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同时还能看到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其能量转化过程是_转化为_。 26.在“探

10、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实验活动中: (1)小中同学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实验过程中用 _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_ 有关我们还可以通过大量实验分析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一般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升温快的物质,它的吸热能力较_(选填“强”或“弱”) (2)小华分别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

11、所示实验中,水和该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J/(kg)四、综合题27.小华家额定功率为2019W的电热淋浴器,装满30kg水后连续正常加热35min水的温度由20升高到50已知c水=4.2103J/(kg),求: (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此过程电热淋浴器的热效率 28.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得出结论。(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答出一个即可)29.为减少空气污染,部分公交车改用天然液化气为燃料,其主要成分就是甲烷,热值为3.6107J/m3 如果一辆公交车满载乘客时总质量是6103kg,那么10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