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专题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22347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部分 专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部分 专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部分 专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部分 专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部分 专题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党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选择题1某校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准备做个历史图片展,小组成员草拟了图片展主题,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个()五四运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 开国大典A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2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是()A南湖游船开天地B八一枪声建军队C遵义会议扭乾坤D井冈山会师创新路3(2019菏泽)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

2、的探索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渐成熟D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4从开国大典到三大改造,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港澳回归、中国梦的提出,这是一条()A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B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C中国人民历经万千劫难、痛苦挣扎的道路D民主法制健全、经济发展完全正确的道路二、综合题5(2019德州)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索之路】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

3、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裴钰改变中国(1)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革命之路】材料二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信念永恒(2)“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共十九大报告(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

4、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设之路】 (4)图3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5、创新之路】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五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5)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写出材料四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五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参考答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

6、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

7、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D2.C3.C4.A5(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5)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