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课后达标检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22158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讲 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9讲 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9讲 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9讲 课后达标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9讲 课后达标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9讲 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讲 课后达标检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生用书P325(单独成册)一、选择题(2019淮北模拟)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完成12题。1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A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D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2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源B机械C土壤 D市场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作物种子质量优良。第2题,由于蔬菜、瓜果、花卉等

2、制种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量大,导致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答案:1.B2.D(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表形态 B风速大小C天气状况 D土壤性质4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解析:第3题,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

3、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第4题,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促使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答案:3.C4.B下图中M表示我国南方某市城郊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57题。5该市城郊农产品产值最高的是()A花卉 B蔬菜C稻米 D小麦6该市城郊近年来花卉、蔬菜等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A郊区地形平坦 B气候雨热同期C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7该地与哈尔滨市城郊农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最可能是()A市场 B技术C土地资源 D水热条件解析:第5题,根据三角坐标图,该地农产品产值比例为花卉蔬菜粮食305020。第6题,花

4、卉、蔬菜等属于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变化取决于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第7题,该市位于南方,与哈尔滨相比,最大优势为该地纬度低,水热条件较好。答案:5.B6.C7.D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长期受涝则根烂而死,喜微碱性或中性的砂质土。下图为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导致图中薰衣草和葡萄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土壤C水源 D市场9据图推测,薰衣草的生长习性是()A喜光、耐旱、忌潮湿B喜酸、喜光、耐寒冷C喜温、喜湿、耐盐碱D喜阴、喜湿、耐贫瘠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知薰衣草和葡萄均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均靠近西欧,其土壤、水源和市场条件大致相同。但薰衣草主要分布在5001 0

5、00 m之间,而葡萄主要分布在500 m以下。第9题,从薰衣草分布的纬度和高度上可知,其生长习性为喜光、耐旱、忌潮湿。答案:8.A9.A(2019上海闵行区一模)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回答1011题。10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C反季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11浙江温州和海南岛两地发展西瓜种植,共同的优势条件是()A地势平坦,平原广大B降水丰富,水源充足C光照充足,都是亚热带气候D雨热同期,气象灾害少解析:第10题,温州瓜农“

6、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由此可见,其生产主要在冬季。第11题,浙江温州及海南岛都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平原面积狭小;海南岛属于热带地区;两地都是季风气候,气象灾害频繁;两地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答案:10.C11.B二、综合题12(2019衡水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野樱桃李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野生果木,它具有喜光、喜温凉、喜潮湿的生长习性,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下图示意野樱桃李等野生果木的分布。1993年专门从事樱桃李开发的甲饮料公司在该区域成立,至2019年该公司的樱桃李饮料已成为新疆三大品牌饮料之一。2019年甲公司决定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与此同

7、时,野樱桃李生长地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公司尝试在伊犁河谷仿生试种野樱桃李,但因冬季河谷气温较低,导致野樱桃李大量死亡。原料危机已经成为制约甲公司发展的瓶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

8、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从地形角度指出图中野樱桃李的分布特点。(2)简析野樱桃李仿生试种区冬季气温较低的原因。(3)简析当前甲饮料企业拓展市场的优势条件。(4)试为甲饮料公司克服原料危机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1)图示野樱桃李主要分布在博洛霍罗山南坡,海拔在1 0001 500 m之间且密集分布在两条沟谷中。(2)首先明确野樱桃李仿生试种区在

9、图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图示仿生试种区纬度低于原生地,则气温低的原因与地形有关;又因海拔也低于原生地,故可能与地形因素导致的气流作用有关。结合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大,可得出答案。(3)可从品质、交通、位置与市场等角度分析;注意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及图中多种交通线、边疆位置等方面回答。(4)原料危机的关键是原料不足,可从人工种植区选址、野生物种区保护以及提高原料利用率、寻找替代原料等角度分析。答案:(1)位于博洛霍罗山南坡;且分布于海拔1 0001 500 m的高度;密布于大西沟、果子沟等沟谷地区。 (2)地处河谷,且河谷走向与西风一致。地势西低东高,有利于(冬季)寒冷气流的堆积

10、,导致冬季温度过低。(3)原料优质(或珍贵、无污染等),产品知名度高;多年生产经营,工艺等基础好;地处边疆(靠近霍尔果斯口岸),便于拓展国际市场;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利于产品运输。(4)(在1 0001 500 m高度上)寻找适宜野樱桃李生长的人工种植区(或培育良种,增强野樱桃李的环境适应性)(或实施大棚生产),以确保原料的数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原料利用率;寻找其他野生水果替代,拓展饮料产品种类;加强野樱桃李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13(2019湖北四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 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

11、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2)指出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并说明理由。(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

12、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解析:(1)河流入海口附近,多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

13、,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2)秋冬季节,渤海与黄海相比,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渤海沿海水域大陆性强,水温降温快。黄海纬度低,水深的海区散热慢,水温高。秋冬季节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所以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3)随着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虾苗培育繁殖技术日渐成熟。(4)渤海对虾的可持续发展,要进行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在沿海地区做到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

14、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答案:(1)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入海口附近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15、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原因:黄海南部深海区水温较高。理由:秋冬季节,与黄海相比,渤海海域纬度较高,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渤海沿海水域较浅,受大陆影响(或大陆性较强),降温快,水温低;此季节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3)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虾苗培育繁殖技术日渐成熟。(4)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