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首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可编辑word)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2215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首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可编辑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7首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可编辑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首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可编辑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首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可编辑word)(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首钱塘湖春行(近五年未考)唐白居易对应赏析主旨归纳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诗人对早春钱塘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写作特色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了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带来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钱塘湖春色的喜爱。满分精练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答: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3.颔联中的“谁家”如改为“数家”,似与“几处”对仗更工整,效果更佳,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答:满分精练答案1.有几处早来的

2、黄莺,争先恐后地飞上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

3、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解析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早春季节。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着衔泥做窝。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这首诗通过描写

4、钱塘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湖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解析这首诗既写出了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带来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钱塘湖春色的喜爱之情。3.仅就对仗而言,“数家”比“谁家”更工整。但从表达效果看,“数家”却不如“谁家”有韵味,“数家”用语直白,韵味索然,而“谁家”似问非问,机巧俏皮。故用“谁家”使诗歌更富情韵,更能彰显诗人对早春钱塘湖的喜爱之情。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