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2节 第1课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2185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 第2节 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0章 第2节 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0章 第2节 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0章 第2节 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0章 第2节 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章 第2节 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 第2节 第1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2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大小【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2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难点】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教学过程知识点一阿基米德的灵

2、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3,完成以下问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所受的浮力就越大.【合作探究】演示一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贵族家庭,他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有一次,国王要金匠给他做一顶金王冠,做王冠用的金子事先称过重量王冠做好了,国王听说工匠在王冠中掺进了白银,偷走了一些金子可是,王冠的重量,并没有减少;从外表看,也看不出来没有证据,就不能定金匠的罪国王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判断这顶王冠有没有掺进白银,如果掺了,掺进去多少据说,阿基米德是从洗澡得到启发,才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天,他去澡堂洗澡,心里还想着王冠问题当他慢慢坐进澡盆的时候,水从盆边溢了出来

3、他望着溢出来的水发呆,忽然,高兴地站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阿基米德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就从澡堂跑回家里原来,阿基米德已经想出了一个简便方法,可以判断王冠是不是纯金做的他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了出来他取出金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了出来他把两次溢出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来的多于是他断定王冠中掺了白银然后,他又经过一番试验,算出了白银的重量当他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金匠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弄不清楚,为什么阿基米德会知道他们的秘密当然,说阿基米德是从洗澡中得到启发,并没有多大根据但是,他用来揭开王冠秘密的原理流传下来,就叫做阿

4、基米德原理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演示二阿基米德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1阿基米德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知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现在我们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取代“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体积”来陈述这个结论,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所受的浮力就越大.2想想做做将易拉罐按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感受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关系3物体的体积与密度的乘积等于物体的质量浮力大小跟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的液体的质量也越大,而液体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因此,我们可以猜想:浮力的大小

5、跟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教师点拨】物体的体积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不同的.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的体积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没有浸没时,物体的体积大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知识点二浮力的大小【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455,完成以下问题: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先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合作探究】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定量关系.2实验方法:排液法.3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大小不同的物体,细线等.4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填入实验数据表格:次数物体的重力G物/N

6、物体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F/N浮力F浮/N小桶和排液的总重G总/N小桶的重力G桶/N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N12.151.350.801.100.30.8022.151.600.550.850.30.553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151.800.350.650.30.35注意: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多做几次实验.5整理实验器材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

7、重力.【教师点拨】1用同一个物体进行实验时,多测量几次的目的是减小误差.2本实验要更换物体或液体,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3若溢水杯没有装满水,会导致排到小桶内的水的质量小于物体排开的水的质量,最终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的错误结论【跟进训练】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最终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C)A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

8、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

9、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知识点三阿基米德原理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

10、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556,完成以下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用公式表示就是F浮 G排.【合作探究】1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讨论(1)物理公式:F浮G排m排g液gV排.G排是指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液是指液体的密度;V排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2)公式F浮液gV排表明,浮力大小只和液、V排有关,浮力

11、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1)如图所示,物体“浸在液体里”包括“全部浸入(即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不论物体是浸没还是部分浸入在液体里都受到浮力对于同一物体而言,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部分浸入时受到的浮力小,而且浸入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也越小.(2)浸没时:V排V浸V物,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浮G液液gV排液gV浸液gV物部分浸入时:V排V浸V物,F浮液gV排液gV浸液gV物(3)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所受的浮力也不同.根据公式F浮液gV排,浸没时,V排V物,当液不同

12、时,浮力也随之变化例题一个体积为300 cm3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少?(g取10 N/kg)解答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据题意V排V,F浮液gV排1.0103 kg/m310 N/kg104 m31 N.【教师点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适用于求液体和气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的情况【跟进训练】1铁块的体积是100 cm3,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00 cm3,排开的水重是1 N,受到的浮力是0.8 N如果将它全部浸入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1 N(g取10 N/kg)2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石块重5 N;浸没在水中称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求该石块的密度(g取10 N/kg)解:浮力F浮GF5 N2 N3 N,石块的体积V石V排3104 m3,石块的密度石1.67103 kg/m3.课堂小结1阿基米德的灵感影响浮力的因素2浮力的大小(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m排g液gV排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