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检测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18589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检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易中难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2、3、418、212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6、7、9、108、152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3、14、1511、12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6、19、2017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9武汉实验中学月考)读“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12题:1.聚落如图示分布的原因是()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聚落依山而建B.平原面积平坦开阔,便于农耕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D.为逃避野兽袭击2.根据图中信息,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A.

2、地形、气候 B.气候C.河流、地形 D.矿产资源读“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较低等级公路,是高等级公路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C.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D.可能是城市干道4.丁地最可能是()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鞍部自提出“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据此回答56题:5.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合理开发水能 D.积极植树造林6.

3、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2019正定县第一中学期中)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降低A. B. C. D.8.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9次会议,于2019年11月23日晚落下帷幕,尽管大会成

4、果不尽如人意,但中方表示,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据此回答910题:9.华沙气候大会召开期间,我国北方许多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工业生产的高峰季节B.温带森林落叶,吸收二氧化碳减少C.冬季煤炭开采量增加D.冬季供暖,燃煤量增加10.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40%45%。公众积极参与和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以下有关公众的日常活动中,对缓解温室效应没有起显著促进作用的是()A.出门的时候有一贯随手关灯的好习惯B.去超市随身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尽

5、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C.优先选择和购买超市里的绿色食品D.频繁更新或者升级换代各种家庭日用品(2019济南实验中学期末)读“我国有效风能与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新疆、内蒙古地区因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风能资源最丰富东部沿海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间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四川盆地地势起伏大,风能资源丰富A. B. C. D.12.从生态角度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能够减轻大气污染A. B. C. D.如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

6、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13.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A.盆地和湖泊周围B.沿海与大陆架上C.大陆边缘与岛屿D.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14.该自然资源是()A.天然气 B.石油C.冰川 D.煤炭15.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大气臭氧层变薄C.人们的需求量增大 D.火山、地震频繁发生下图中为某河流、湖泊的发展过程四个阶段。读图,回答1618题:16.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C.横断山区 D.云贵高原17.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A.a B.b C.c D.d18.在b阶段、四地中最可能出现早期城市的是(

7、)A.B. C. D.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据此回答1920题:19.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转移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围湖造田,抵制洪水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A. B. C. D.20.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A.修建分洪区 B.洪泛区土地管理C.实行防洪保险 D.建立洪水预警报警系统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读“我国华北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河流的流向。(2分)(2)简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3)说出公路的以下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

8、由。A处,理由 。B处,理由 。(8分)(4)该地聚落分布的特点是什么?(4分)22.(2019临沂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6分)(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

9、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

10、说打下了基础。(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8分)23.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公路走向为走向,A处这种地形最小的相对高度为米。(4分)(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线中的,理由是。(6分)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

11、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

12、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参考答案: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

13、,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解析:1.C2.C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聚落沿河道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这样可以靠近水源,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聚落沿河流分布,水源充足,且等高线稀疏,海拔低于100米,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解析:3.A4.D第3题,由图看出:公路多弯道,需要联系较多的居民点,为较低等级公路,不是城市干道;公路以直达为主,为高等级公路,A项正确。公路需要修建隧道,造价高。隧道两端相对高度一般不大。第4题,公路为较低等级公路,多沿等高线修建,所以判断出丁处最有可能为鞍部。解析:5.B6.C

14、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第5题,“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机械化是以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所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增加,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不断增多,不利于“碳中性国家”计划的实行,选择B项。其他选项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第6题,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那么向地球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大大减少,温室效应减弱,全球气候变暖减缓,两极冰川融化速度减慢,使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选择C项。解析:5.B6.C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第5题,“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机械化是以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所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增加,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不断增多,不利于“碳中性国家”计划的实行,选择B项。其他选项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第6题,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那么向地球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大大减少,温室效应减弱,全球气候变暖减缓,两极冰川融化速度减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