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17404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变凉B.用锯锯木头,锯条会发热C.太阳能水箱中的水被晒热D.夏天吹空调,人感到凉爽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

2、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5.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为3: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1:3B.1:4C.3:4D.4:36.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B.水的密度比砂石的密度小C.水的热量大于砂石的热量D.水的传

3、热本领比砂石的传热本领差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汽油机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高D.汽油充分燃烧时热值大,不充分燃烧时热值小8.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爽B.双手互相摩擦会感觉发热C.将一壶凉水放在炉火上加热使水温升高D.将一杯开水放在桌上,水温逐渐降低二、多选题9.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B.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C.吃冰

4、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熔化要吸热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10.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ma=mb , 则cacbB.若ma=mb , 则cacbC.若ca=cb , 则mambD.若ca=cb , 则mamb11.在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

5、能B.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化C.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D.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三、填空题1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如图所示的是其中的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能量转化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这是通过_方式增加气体内能的13.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_的方式实现的。 14.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通过_方式让空气温度_;“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通过_方式让手的内能_ 15.用锅炉加热20kg的水,温

6、度从30提高到80,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吸收的热量为_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16.物体内_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_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_。 四、解答题17.质量是12kg的金属块,温度从20升高到60时,吸收的热量是4.224105J,求: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这种金属可能是什么?几种物质的比热焦/(千克)五、实验探究题18.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

7、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人们终于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有关。推理性结论:_。推理依据:_。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

8、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 1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小聪选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设计了如下的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加热时间t/min水1002560食用油1002560(1)小聪的表格中空白处应补充为_(注意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除了题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选择的测量类器

9、材是_ (2)由表格可知,小聪设计的“加热时间”是用来反映_;要想完成小聪的实验,还需要选用的测量类的器材是_ (3)除了小聪设计的实验方案外,小明又设计了如下的方案: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若水的末温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的末温,则说明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六、综合题20.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10、 (3)该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变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A错误; B、用锯锯木头,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自身的内能增加,所以锯条会发热,故B正确;C、太阳能水箱中的水被晒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C错误;D、夏天吹空调,人感到凉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D错误;故选B【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2.【答案】C 【解析】【解答】A、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量相对应的物理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减少”故A错误B

1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量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因为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和状态有关,只有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故D错误故选C【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温度对内能的影响;(2)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本题是一道热学难题,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3.【答案】D 【解析】【解答】A、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相同热源加热说明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相等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更大,由公式c= 知

12、,甲液体比热较小此选项错误;B、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温度时,甲需要的时间较短,也就是甲需要的热量少此选项错误;C、加热时间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此选项错误;D、由图象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程度大于乙液体此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1)已知不同液体质量、升高温度大小关系,用公式c= 来比较比热的大小;(2)已知热源一定,也就是相同时间给两种液体提供的热量相同,所以从加热时间长短比较吸收的热量多少;(3)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变化从两种液体纵轴温度是否重合比较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可能是因为吸收了热量,也可

13、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AB错误;C、热量只可以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可以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故D正确故选D【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根据热量的描述进行分析(3)根据内能的定义进行判断本题综合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内能以及热量的概念,都属于中招的热点和难点5.【答案】D 【解析】【解答】由 可得 ,则 , 。所以甲乙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 ,D符合题意。“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