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初一生物第一单元阶段性质量检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17122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初一生物第一单元阶段性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济南版初一生物第一单元阶段性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南版初一生物第一单元阶段性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初一生物第一单元阶段性质量检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生物第一单元阶段性质量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编制:孙朋朋 2019.9.3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二卷的表格中)1.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火山爆发 B 、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2.向日葵茎一般都向光生长。这说明生物体能够( )A进行新陈代谢 B.对外界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C.繁殖下一代 D.由小长大3.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4.小明家的月季花死了,于是小明将花盆中的土壤带到实验室里分析,发现土壤中含的无机盐含量过高,对于文

2、中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实施计划 B.作出假设 C.提出问题 D.得出结论5.准备两组小麦种子做实验,在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哪个实验能证明小麦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 ) A.两组种子放在黑暗处 B.甲组种子放在黑暗处,乙组种子放在冰箱中 C.两组种子放在弱光下 D.甲组种子放在光下,乙组种子放在同温度的黑暗处6.在显微镜视野中有一个污点,更换目镜和移动装片后污点依然存在,这说明污点在(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光圈7.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标本偏向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则应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8.

3、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B.防止溢水 C.增加透明度 D.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9.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10.右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B.C.D.1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形成清晰物像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右图所示。用哪

4、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1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在清水中。目的是(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保持细胞完整形态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13.下列叙述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其中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雨露滋润禾苗壮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草盛豆苗稀14. 与人体胰岛细胞相比,小麦的根毛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和液泡 B.叶绿体和液泡 C.细胞壁和叶绿体 D.细胞壁和液泡15. 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

5、本条件()阳光 水分 适宜的温度 稳定的营养供给 土壤 岩石A. B. C. D. 16.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A.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 B.先滴碘液,再盖盖玻片C.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D.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在其中展平17、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是 ( )A、 q B、 d C、 p D、 b18、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19、使用显微镜时,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该注视(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2

6、0、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使用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是()A转动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 B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物镜C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D手蒙右眼,左眼注视物镜21、右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到视野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 A.调节光圈 B.移动装片C.调节反光镜 D.转动粗准焦螺旋22、白菜的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液泡2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可看到染色最深的结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液泡24、生物与非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7、。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能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机物25. 用下列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一组是( ) A20、45 B. 10 X. 40X C15、10 D. 5X. 8 X班级姓名 考号密封线第卷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

8、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

9、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

10、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

11、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第卷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空1分)26. (17分)右图分别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A图为 结构模式图,B图为 结构模式图,依据是 动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 和

12、 。A 在A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可以看到 缓缓的流动,它的流动可以加速 与 之间的 。切西红柿时流出的汁液是_,它来自于 _ _ _。27.(11分)下图为光学显微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填写下列数字对应结构名称:3 ;5 ;9 ;10 。 对光时,应选择 物镜和较 的光圈。对光后可以看到 。 观察时,1标有10字样,4标有40字样。那么,视野中的物像是原物的 倍。在观察时,当4由10转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化为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对光,有明亮视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放标本,用压片夹压住 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 整理显微镜A. B. C. D.(6) 实验结束后,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 轻轻擦拭干净。28雨后的一天下午,小亮仔细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小亮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2分)(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_。(3)实验步骤:准备材料用具:大小及活动状况的_蚯蚓若干,玻璃板,不透光的纸盒和纸板,湿土等。设计实验装置:本实验的变量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