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17037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四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河少版)本试卷分卷和卷两部分。卷为选择题,卷为非选择题。本试卷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右图是菜豆种子示意图,在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 B. C. D.2. 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种子的发芽率统计结果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组别处理发芽率甲加入模拟酸雨30%乙加入等量清水90%A

2、.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B.实验证明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C.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D.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3.叶芽结构中,将来发育成茎的( )A.叶原基 B. 芽轴 C.芽原基 D.生长点4. 下列有关植物根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冠细胞具有保护作用B.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大,能不断产生新细胞C.伸长区细胞较长,排列比较整齐D.成熟区有很多根毛5.炎热的夏天,花坛中的植物由于缺水而萎蔫,但浇水后时间不长就会重新变得枝叶挺拔。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A.分生区 B.伸长区C.成熟区 D.根冠6.含钾无机盐能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若给下列植物施肥,应适

3、当增加含钾无机盐( )A.白菜 B.红薯 C.芹菜 D.大葱7.煤炭、石油等燃料中的能量是古代植物通过 藏起来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8.下列措施中,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无关的是( )A.塑料大棚 B.立体种植 C.合理密植 D.带土移栽9.在蔬菜大棚中,菜农常使用“气肥”来提高蔬菜的产量,这里的“气肥”指的是( )A.水蒸气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10.下列有关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叶片中的筛管能将无机盐和水输送给叶肉B.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C.叶片的表皮对叶片起保护作用D.叶片的叶肉属于营养组织11.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

4、的理想场所,在叶片结构中,含叶绿体数目最多的结构是( )A.上表皮 B.下表皮 C.海绵组织 D,栅栏组织12.下列选项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A.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 B.盛开的鲜花 C.煮熟的土豆 D.公园里的柳树温度()甲地乙地白天3333夜间1222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

5、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3.甲、乙两地盛产同一品种的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两地除温度差别外,其他条件基本相同,详情如右表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B.两地甜瓜白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甲地昼夜温差大,甜瓜积累的有机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 D.甲地夜间温度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14.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

6、于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可以增加降雨量,对稳定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D.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15.在生物圈中占据最重要地位,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人类 B.动物 C.绿色植物 D.细菌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情景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题,共55分)16.小明和小红对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存在争议。小明说:“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因为我看过农民种地,都是把种子种到土壤中。”小红说:“种子的萌发需要光,因为农民播种莴苣时,都是把种子催芽后再种植。”最后他们决定设计实验来探究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本大题共11分)一般说来,“

7、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实验步骤: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种下绿豆种子各200粒,数天后统计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所示。实验条件光照黑暗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

8、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

9、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萌发绿豆种子数量唐宋或更早

10、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

11、本概念都具有了。192粒190粒(1)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实验中除了变量这一条件不同外,必须要保证有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 等相同的外界条件。(4分)(2) 光照环境下,绿豆种子的发芽率是 :黑暗环境下,绿豆种子的发芽率是 。比较两者的发芽率可以得出结论 。(3分)(3)两位同学进步探究,在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下分别种下不同植物的种子各200粒,数天后统计种子萌发情况,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条件莴苣种子西瓜种子大豆种子光照185粒0粒180粒黑暗0粒190粒178粒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三种植物种子中,萌发受光照抑制的是 。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种子萌发与光的关

12、系是: 。(4分)17. 小江所在的生物小组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和清水等实验材料,做了下面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本大题共12分)(1) 实验中萝卜条、的大小、质量要相同,这么做的目的是 。(2)观察比较萝卜条的变化,可以推测A烧杯中的液体是 。萝卜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萝卜细胞发生了 现象。 (4 分)(3)观察比较萝卜条的变化,可以推测B烧杯中的液体是 。萝卜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萝卜细胞发生了 现象。 (4分)(4)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2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本大

13、题共16分)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人类对它由疑感到认知、再到利用,经房了漫长的过程。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先把绿叶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然后速取一个叶片,让其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将这个叶片取下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气进行处理。最终发现曝光的区域星深蓝色,逃光的区域则没有颜色变化。1883 年,美国的恩吉尔曼把一些好氧(喜欢氧气)并能运动的细菌放入盛有一条丝状绿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装片,放在没有空气且黑暗的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東照射丝状绿藻,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在此之后,美国的科学家鲁宾、卡门、卡尔文等人通过更精确的方

14、法对光合作用进行了更为深入地研究,人们才逐渐揭开了光合作用的神秘面纱。(1)萨克斯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消耗掉植物体内原有的 ;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其目的是 。(4分)(2) 由萨克斯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分)(3) 恩吉尔曼做的研究中,好氧细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叶绿体部位集中,说明光合作用能产生 ,丝状绿藻的光合作用是在 中进行的。(4分)(4)光合作用完成了两个方面的转化,一个是: ;一个是 。(4分)(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分)19.下面是小明进行某探究实验时的装置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本大题共16分)(1)小明向装有种子的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水后,种子的 作用会加强,致使瓶内的 气体浓度升高,继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 作用增强。(6分)(2) 如果小明用手触摸装有种子的玻璃瓶,会感到玻璃瓶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