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17013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4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汽化与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理解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沸点。3.了解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的教学过程,理解沸点和液体沸腾时的规律。2.通过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白气”的实质及其成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液体沸腾的规律,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现象解释生活现象,增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探寻生活现象中物理原理的动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现象、沸腾现象、液体沸腾的特点、蒸发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难点】沸腾和蒸发的异同、液体沸腾的条件、水蒸气和“白气”的辨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筷子和食指上分别缠上一样的纱布,在纱布上滴少许酒精,同时点燃。筷子上的纱布燃烧起来,燃烧完毕,筷子被烧焦,而手指及手指上的纱布却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呢?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气态与液态间的转化阅读课本P16“像水变水蒸气称为液化”。思考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能够发生状态变化,那么,物质在液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发生状态变化呢?请举例说明。提示(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探究点2汽化阅读课本P16“汽化”。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在烧杯中盛水并加热,用温度计随时测出水的温度。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再观察5 min。将测得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 水中气泡情况沸腾前:沸腾时: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请在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曲线。思考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现象?提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小组讨论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分析没有变化。小组讨论若水在沸腾时,撤去酒精灯,烧杯中的水还能保持原来的沸腾现象吗?这说明什么?分析不能;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归纳提升(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4、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它的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气压一定时,液体不同,其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2)液体沸腾的规律: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液体沸腾需要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液体不能沸腾。思考给水加热至沸腾需要较长的时间,应怎样缩短加热时间?提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为缩短加热时间,可采用减少水的质量、使用温度较高的水、给烧杯密封加盖、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方法。思考洗衣服时,为使衣服干得快,常把衣服展开、放在向阳处,如果有风,衣服干得就更快,这是为

5、什么?提示(1)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液体的蒸发随时都在发生。(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3)衣服展开,可以提高液体的表面积;放在向阳处,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有风时,增大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所以衣服干得就更快。实验教师出示演示用温度计,让学生先读出它的示数。接着,教师把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到酒精中,随后再把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分析温度计示数降低,说明蒸发需要吸热。探究点3液化阅读课本P19“液化”。小组讨论烧水时,常常看到壶嘴冒“白气”,“白气”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举例说明生

6、活中的液化现象。分析(1)“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2)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冬天人呼出的“白气”、露和雾的形成、冰棍冒的“白气”、飞机的“尾气”等。思考我们看到的“白气”与水蒸气有什么区别?怎样才能使气体液化?提示(1)“白气”和水蒸气的区别如表:状态是否看见成因“白气”液态看得见液化水蒸气气态看不见汽化(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三、板书设计第三节汽化与液化1.汽化(1)定义(2)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现象不同(3)沸腾和蒸发的比较2.液化(1)定义(2)“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3)气体液化的方式3.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教学反思探究水沸腾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安装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和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水的沸腾图像,结合实验事实及其图像,归纳总结水沸腾的规律,注重知识的生成及其建构,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但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个别小组所需时间较长,各个小组不能齐头并进,导致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