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16288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1)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例1】如图,ABC=90,D,E分别在BC,AC上,ADDE,且AD=DE.点F是AE的中点,FD与AB相交于点M.(1)求证:FMC=FCM.(2)AD与MC垂直吗?并说明理由.【信息解读破译解题秘钥】信息直译为:ABC是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DCF与MAC互余;信息翻译为: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信息直译为:AF=EF;破译:整合条件,得到DFAE,DF=AF=EF.破译:整合条件,得到AMF与MAC互余,结合可得DCF=AMF,根据“AAS”定理判定DFCAFM,进而得到FMC=FCM.信息翻译为

2、:猜想结论“ADMC”.信息翻译为:根据已知条件,构建图形:延长AD交MC于点G,进而推理说明“ADMC”.破译:整合条件,得到FDE=FMC=45,进而得到DECM,说明AGMC,即ADMC.【标准解答】(1)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是AE的中点,DFAE,DF=AF=EF.又ABC=90,DCF,AMF都与MAC互余,DCF=AMF.又DFC=AFM=90,DFCAFM(AAS).CF=MF.FMC=FCM.(2)ADMC.理由如下:如图,延长AD交MC于点G.由(1)知MFC=90,FD=FE,FM=FC.FDE=FMC=45,DECM.AGC=ADE=90,AGMC,即ADMC.(2

3、)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时,我们经常首先考虑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其次考虑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例2】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为BC上的一点,AD平分EDC,且E=B,DE=DC,求证:AB=AC.【标准解答】AD平分EDC,ADE=ADC,DE=DC,AD=AD,AEDACD,C=E,E=B.C=B,AB=AC.(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除了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外,还能提供更多的边、角关系,特别是60的角.【例3】如图,点E,F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BE=AF,CE,BF交于点P.(1)求证:CE=BF.(2)求BPC的度

4、数.【信息解读破译解题秘钥】条件翻译为:AB=BC=AC,BAC=ABC=ACB=60;条件直译为:BE=AF,破译:整合条件,得到FAB=EBC,破译:整合条件,应用“SAS”定理,判定BCEABF.信息翻译为:CE=BF,PCB=ABF;破译:读图、析图得,PBC+ABF=60,CPB+PCB+PBC=180,破译:整合信息得PCB+PBC=ABF+PBC=60,破译:整合信息得到:BPC=180-(PBC+PCB)=180-60=120.【标准解答】(1)ABC是等边三角形,BC=AB,A=EBC=60,在BCE与ABF中,BC=AB,A=EBC,BE=AF,BCEABF(SAS),CE

5、=BF.(2)由(1)知BCEABF,BCE=ABF,PBC+PCB=PBC+ABF=ABC=60,BPC=180-60=120.1.在等边ABC中,点D是AC上一点,连接BD,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若BC=5,BD=4,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EBCB.ADE=BDCC.BDE是等边三角形D.ADE的周长是92.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点M是BC的中点,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D=CE,求证:MD=ME.2.分类讨论思想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三角形,就是因为这种特殊性,在求解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经常

6、要注意分类讨论.(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角求另两角: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并没有确定顶角或底角时,应注意分情况讨论,先确定这个已知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再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A.55,55B.70,40C.55,55或70,40D.以上都不对【标准解答】选C.70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当70角是底角时,则顶角的度数为180-702=40;当70角是顶角时,则底角的度数为(180-70)2=55.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55,55或70,40.(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求周长: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

7、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底哪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例2】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 cmB.12 cmC.15 cm或12 cmD.15 cm【标准解答】选D.当6为腰,3为底时,6-366+3,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周长为6+6+3=15;当3为腰,6为底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中线分周长成两部分,求一边长【例3】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B.11C.7或11D.7或10【标准解答】选C.已知条件并没有指明哪一部分是

8、15,哪一部分是12,因此,应有两种情形.若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x,底边长为y,可得x+12x=15,12x+y=12或x+12x=1212x+y=15,解得x=10,y=7或x=8,y=11,底边长为7或11.(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求顶角.【例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0,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标准解答】依题意可画出图1和图2两种情形.图1中顶角为50,图2中顶角为130.(5)已知等腰三角形腰的中垂线与另一腰所在直线所成的夹角,求底角.【例5】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B=_.【标

9、准解答】按照题意可画出如图1和如图2两种情况的示意图.如图1,当交点在腰AC上时,ABC是锐角三角形,此时可求得A=40,所以B=C=12(180-40)=70.如图2,当交点在腰CA的延长线上时,ABC为钝角三角形,此时可求得BAC=140,所以B=C=12(180-140)=20.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0或20.答案:70或20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一边长为4,那么,它的底边为_.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_.3.如图,ab,ABC=50,若ABC是等腰三角形,则=_.3.直角三角形(1)运用数学思想处理问题分类讨论思想:在一些求

10、值计算中,有些题目没有给出图形,当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不唯一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避免漏解.【例1】已知三角形相邻两边长分别为20cm和30cm.第三边上的高为10cm,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cm2.【标准解答】设AB=20cm,AC=30cm,AD=10cm.有两种情况:一种: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利用勾股定理BD=AB2-AD2=400-100=103cm,同理得CD=202cm,则该三角形面积=12BCAD=12(103+202)10=(1002+503)cm2,二种:在直角三角形ABD中,BD=AB2-AD2=400-100=103cm,在直角三角形ACD中,CD=AC2-AD2=900

11、-100=202cm,则BC=(202-103)cm,所以三角形面积为(1002-503)cm2.答案:(1002+503)或(1002-503)方程思想: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式是一个含有平方关系的等式,求线段的长时可由此列出方程,运用方程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便简化求解.【例2】如图,长方形ABCD沿着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AD=8,AB=4,则DE的长为_.【标准解答】CBD=DBE,CBD=ADB,DBE=ADB,DE=BE.设DE的长为x,则AE=8-x,在RtABE中,AB2+AE2=BE2,即:42+(8-x)2=x2,解得:x=5.答案:51.已知直

12、角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_.2.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AB=6,点E是边BC上的点,以AE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落在点F处,连接FC,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_.3.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对折,使AB与CD重合,折痕为EF,如图2,展开再折叠一次,使点C与点E重合,折痕为GH,点B的对应点为M,EM交AB于N,则tanANE=_.(2)折叠问题及最短路径问题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及最短路径问题是当前中考的热点,这两类问题都需要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图形折叠问题【例1】如图,在RtABC中,C=90,BC=6cm,AC=

13、8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C点,那么ADC的面积是_.【标准解答】C=90,BC=6cm,AC=8cm,AB=10cm,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C点,DC=DC,BC=BC=6cm,AC=4cm,设DC=xcm,则AD=(8-x)cm,在RtADC中,AD2=AC2+CD2,即(8-x)2=42+x2,解得x=3,ADC的面积=1243=6(cm2).答案:6cm2【例2】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已知AD =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A.3B.4C.5D.6【标准解答】选D

14、.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8,BC=8,AEF由AEB翻折而成,BE=EF=3,AB=AF,CEF是直角三角形,CE=8-3=5,在RtCEF中,CF=CE2-EF2=52-32=4,设AB=x,在RtABC中,AC2=AB2+BC2,即(x+4)2=x2+82,解得x=6.最短距离问题求立体图形表面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问题,关键是把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利用平面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解题.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解数学题中的重要转化思想之一.【例3】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高为2dm,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和点C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