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师用书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92116263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师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师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师用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主题说明】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识记和保持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再认和回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知识记不牢,不会记,既影响学生记忆力的正常发展,又影响了各学科的学习效果。记忆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良好的记忆方法是建立在符合记忆规律的基础上的。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游戏竞赛激发学生的记忆愿望,通过开展活动和记忆训练,使学生了解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增强提高记忆的信心

2、,初步掌握增强记忆的几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消除对记忆知识的恐惧感。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掌握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2、情感目标:获得愉悦记忆的体验,消除对记忆知识的恐惧感,增强提高记忆的信心。3、行为目标:在学习生活中能有效地利用记忆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自己的记忆能力,发现记忆的规律。难点:掌握记忆的规律,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效利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前PPT。学生准备:卡片、笔、纸。【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通过观察图片和记忆尝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测试,

3、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增强记忆的兴趣。1、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测测我们的记忆力,大家有兴趣吗?2、出示数字材料。3、让学生读1分钟后默写。4、记忆自测结果评价。5、教师小结:记忆方法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引出本课主题。教师提示语:在活动过程中要认真倾听,让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时间: 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四三个小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能,掌握记忆的小窍门。活动一:编故事1、指导学生活动,让学生用形象的故事,将下图中提供的词、词语、数字全部串起来。2、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3、请同学讲编故事的感受写在书本上,让一些同学分享自己的

4、感受,3、教师小结:编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记忆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好的方法来增强记忆力。教师提示语: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合理控制时间,每一个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记忆的方法。时间:20 分钟活动二:用谐音1、指导学生活动,让学生将数字组合成读音相近的句子,图中有2组数字,请用谐音把这些数字组合成句子。比一比,谁组合的句子更有趣。2、并写下这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3、请学生分享。教师总结:这种方法能让我们快速记住一些内容,效率高,但读音相似的地方也容易出现混淆。因此,只要我们细心谨慎,利用谐音来记忆也是一种重要的记忆方法。活动三:找规律1、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图形。下面排列着一些图形,看一看

5、,这些图形是否有规律可循。2、你是如何找到这些图形的规律的?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写在书本上。3、请学生分享。4、心理引导:学生发现的问题,并引申到记忆规律中。分享屋(总结提升)让学生知道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记忆小妙招,希望每个同学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记忆方法,使我们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让学生分组讨论“记忆的策略”,并说说自己还拥有的其他记忆策略。2、教师归纳总结记忆的策略有哪些。3、心理引导:让获得愉快的记忆体验,消除记忆的恐惧,增强提高记忆的信息。教师总结提升:此处可不局限于书上的记忆方法,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更多的记忆策略。时间:5分钟

6、拓展园(拓展延伸)巩固这节课学到的增强记忆力的方法,增强其自信心。1、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快速记忆,看谁记得又快又准。2、按要求完成训练,用心去感受,在原来基础上有提高就行。教师总结: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掌握这些增强记忆的方法,可以增强记忆的信心,提高我们在学习中记忆能力,消除对记忆知识的恐惧感。时间:5 分钟【活动反馈】1、学生是否有兴趣参加记忆活动。2、学生是否感受到了记忆的乐趣,消除记忆的恐惧。3、学生在活动中是否学到了记忆的方法。【练习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记忆方法?2、谈谈记忆的规律吗?【教学参考素材】一、记忆的十个要诀: 背诵记忆的根本 理解记忆的基础 趣味记忆的媒介

7、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 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窃门 联想记忆的捷径 简化记忆的助手 整理记忆的措施 二、增强记忆的方法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际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十种方法。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记得久。仅靠死记

8、硬背,则不容易记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6.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的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读、想、视、听相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的多。 8.运用多种记忆手段。根据情况,灵活

9、运用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9.掌握最佳记忆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心理学背景知识】一、什么是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我们所讲的记忆策略不等于记忆方法,其本质是

10、对方法的选择,这要根据自身、客观条件来选择,其前提条件是有目的性。而记忆库的形成要靠学生自己和老师一起努力,这也正是小学老师的不足之处。 二、记忆策略分类 系统的记忆策略有三种,分别是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制策略。其他的大致都可以归入这三类。复述是主体在记忆过程中,对目标信息不断重复,以便能更准确、更牢固地记住这些信息的活动。组织策略是指识记者在识记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不同的意义,将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如列提纲等,这也是一般老师所做的,但关键在于老师一般只让同学们找,然后就直接给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却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明确的思路。精制策略以及它的附属策略正是我们初中乃至以后的求学生涯中都至关重要的一种策略,因此特别是初、高中老师有必要在课上系统介绍一下,并在以后融入教学中不断重复,这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这也正是一个好老师智慧的体现之处。虽然这种方法需要有经验基础,但是只要一位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思维、经验中去思考问题,用这种策略去组织问题,对于抽象思维的理解,也从儿童的角度、思维出发建立相互联系,然后再教给他的学生,并授之以渔。参考文献1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姚以婵. 浅谈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及其教学促进方法.学园.2012-10: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