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16084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 ) A.点石成金B.变废为宝C.塑料回收D.资源再生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新物质生成B.发光发热C.有气体生成D.有沉淀生成3.下列变化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发射 B.节日烟火 C.风力发电 D.葡萄酿酒 4.下列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稀有气体做保护气B.氧气支持燃烧C.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和氧气D.磷燃烧产生白烟用于制作烟幕弹5.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自行车钢圈生锈C.蜡烛受热熔化D.瓷碗破碎6.下列变化

2、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B.冰块的熔化C.食物的腐烂变质D.溶洞的形成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水果榨汁C.滴水成冰D.玻璃破碎8.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酒精可用来勾兑饮用酒B.加碘食盐可用来防治碘缺乏病C.铝和铜可用来制作导线D.乙烯可用来制聚乙烯塑料二、填空题9.酒精:无色透明的液体,有挥发性,特殊气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易燃烧;点燃酒精灯前,酒精在灯芯上汽化;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_,用途有_。 1

3、0.拿细口瓶倒液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朝向_ 11.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有些块状药品要用_夹取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_,固体_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芯、_、_ 1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 A煤气燃烧 B酒精挥发 C水结成冰 D_13.苯的化学式为C6H6 , 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较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_(只填一点,下同);描述

4、苯的化学性质的是_;描述苯的用途的是_。三、解答题14.写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 四、实验探究题1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的胆矾放在研钵内,用杵把胆矾研碎;将少量块状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使其全部溶解;再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胆矾发生的是_变化步骤中,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呈_色步骤中看到的现象是_,该过程发生的是_变化 (2)上述实验中,哪些事实可以说明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是同一物质? 五、综合题16.松花蛋是春节常见的食品,生石灰、食盐、纯碱是制作松花蛋的主要原料,制作料泥时将上述原料加入水中,混合均匀

5、即可。(1)原料中可以做干燥剂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此物质接触到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_。 (2)原料中_在生活中最常用作防腐剂、调味品,国家强制在其中加入碘酸钾(KIO3),请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成年人缺乏碘元素会患有_。 (3)“纯碱”是_(填物质的名称)的俗称,制作料泥时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鸭蛋变成松花蛋属于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1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能。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 (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

6、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作用。 (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2.【答案】A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

7、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A 二、填空题9.【答案】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用途有 10.【答案】手心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

8、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1.【答案】镊子;12mL;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内焰;外焰 12.【答案】A;铁生锈 13.【答案】苯是一种液体(或苯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具有可燃性(或有毒性);苯可作为有机溶剂 三、解答题14.【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

9、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四、实验探究题15.【答案】(1)物理;蓝;有蓝色沉淀生成;化学(2)说明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是同一物质的事实是: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都是蓝色的;加水后都得到蓝色溶液,所得的溶液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答: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都是蓝色的;加水后都得到蓝色溶液,所得的溶液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五、综合题16.【答案】(1)CaO;CaO+H2O=Ca(OH)2(2)食盐;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3)碳酸钠;Ca(OH)2 + Na2CO3=CaCO3 + 2NaOH(4)化学 17.【答案】(1)热(2)隔绝氧气(3)乳化(4)吸附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