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2 第2单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15438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2 第2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模块2 第2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模块2 第2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模块2 第2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块2 第2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2 第2单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选择题1(2019泰安)“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2019江西模拟)1861年,曾国藩兴办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写道:“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根据日记内容分析可知,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A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B发展民族资本,以富民众C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D兴建近代工业,以谋国富3(2019潍坊)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

2、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4(2019大庆)“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B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5(2019瑞金模拟)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代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

3、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6(2019海南)如图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7百日维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广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阔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此举()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82019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在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仅仅持续103天,但它却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撕开了一道

4、口子。此观点主要说明戊戌变法()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D倡导建立君主立宪政体9义和团运动成为了这次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北京城又一次彻底沦陷。这里的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2019宜春模拟)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他们的感慨源于()A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南京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1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

5、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B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D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2面对旧中国的腐朽落后和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林则徐。()13(2019江西样卷)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条约应是马关条约。()三、综合题1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

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图2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三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1)材料一中两个条约分别签订于哪一次战争后?它们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

7、影响?(2)材料二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为寻求“御侮自强”之术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感悟?参考答案1A2.A3.C4.C5.D6.B7.B8.C9.D10.D11.D12.F13.T14(1)南京条约签订于鸦片战争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洋务运动。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3)帝国主义列强。(4)落后就要挨打;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