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含解析)湘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10386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含解析)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含解析)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含解析)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2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含解析)湘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2、4、6、7、8、12、13农业地域的形成3、5、9、10、11、12、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甘肃省张掖市是高原夏菜的理想产地,其夏季蔬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主要销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积极开拓中亚市场。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夏季蔬菜品种丰富,主要得益于()A.海拔差异大B.水源丰富C.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2.我国东南沿海夏季本地蔬菜供应短缺,主要是因为()A.需求量大B.多气象灾害C.耕地不足D.

2、劳动力不足3.制约张掖蔬菜开拓中亚市场的瓶颈是()A.蔬菜质量B.产业基础C.储运条件D.水利设施解析:1.A2.B3.C第1题,张掖市夏季蔬菜品种丰富,是因为该地海拔差异大,水热条件差别大,适合不同种类的蔬菜生长。第2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旱涝灾害、台风多发,对蔬菜种植破坏较大,蔬菜供应短缺。第3题,蔬菜是不耐储存的产品,对保鲜技术和运输条件要求较高,张掖距离中亚地区较远,不方便长途运输。(2018山西大同阳泉联考)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16.8N,112.3E)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而形成的珊瑚岛,居民用水主要来自海水淡化。为了满足永兴岛军民日常菜品需求,永兴岛

3、利用无土栽培大棚种植蔬菜,蔬菜大棚内设有喷雾、风扇等设备。根据材料回答45题:4.永兴岛不用传统方式种植蔬菜而是发展无土栽培蔬菜大棚,主要是因为该地()A.科技水平高B.土壤贫瘠C.气候条件优越D.市场需求量大5.永兴岛无土栽培蔬菜大棚内设置喷雾设备,主要作用是()A.喷灌蔬菜B.防治病虫害C.降低温度D.减少太阳辐射解析:4.B5.C第4题,永兴岛是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而形成的珊瑚岛,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因此不能用传统方式种植蔬菜而是发展无土栽培蔬菜大棚。第5题,喷雾设备无法满足蔬菜的需水量,因此不能用来喷灌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从培育良种等科技手段方面着手;利用蔬菜大棚可以减少太阳辐射

4、,喷雾设备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有限;永兴岛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大棚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喷雾、风扇等设备降温,C项正确。(2018四川德阳二诊)梯田是人们在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田地。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生态结构示意图。该地崇山峻岭,梯田修筑在坡度15至75之间的山坡上,最高级数达3 000级,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不断修建留下的杰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达130多种。据此回答68题:6.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时,须首先改变()A.地形B.水源C.植被D.土壤7.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生物D.人类活动8.当地种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垂直差异

5、显著B.水热条件优越C.水稻育种经验丰富D.市场需求多样解析:6.C7.D8.A第6题,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需要破坏地表植被,开垦梯田,故首先须改变植被。第7题,我国南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梯田的红壤由于受人类长期耕作,增施有机肥,形成肥力较高的水稻土,故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第8题,读材料可知,当地种植水稻品种达130多种,水稻品种多的主要原因是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随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差异大。(2018北京丰台一模)2016年,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

6、生产周期。读图,回答911题:9.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B.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充足C.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D.技术成熟,种植经验丰富10.西南地区()A.冬作马铃薯比小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高B.早春马铃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低热河谷C.早春马铃薯比大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低D.秋作马铃薯所在种植区只能一年一熟11.与图中大春马铃薯种植条件最接近的是()A.松嫩平原B.成都平原C.太湖平原D.珠江三角洲解析:9.A10.C11.A第9题,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海拔变化很大,无霜期长,雨量充分,特别适合马铃薯生产,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

7、,我国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该地区的平原不适合种植;西南地区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饮食偏好大米,种植马铃薯历史较短,种植经验欠缺;时鲜马铃薯四季能生长与政策关系不大。第10题,低海拔地区,相对高海拔地区气温高些,据此结合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可知,冬作马铃薯比小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低;该地纬度低,早春马铃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半山坡;早春马铃薯比大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低;秋作马铃薯生长期短,所在种植区能一年四熟。第11题,根据图示信息,大春马铃薯春种秋收,生长期较长。B、C、D选项均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天气,日均气温高,作物生长期较长,适于马铃薯在中稻和晚稻收成后的秋冬作栽培;东北地区所处纬

8、度高、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土壤为黑土,适于马铃薯生长,该区马铃薯种植为一年一季,一般春季4月或5月初播种,9月收获,与图中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最接近,A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8福建三明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其体内含胭脂红,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并广泛应用于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是唯一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胭脂虫发育的温度低限为15.6,2030时,胭脂虫种群发育与温度呈正比,30时种群增长最快。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加那利群岛是一多山的群岛,曾是

9、胭脂红色素的主产地。1831年,群岛的胭脂红色素的生产量只有4公斤。到1850年,年产量已提高到40万公斤,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在19世纪末期,随着人工合成颜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下图为加那利群岛所在的区域和胭脂虫景观图。(1)分析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推测19世纪期间加那利群岛胭脂虫行业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3)结合所学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并做简要分析。(8分)(4)我国某企业计划在吐鲁番盆地或台湾岛西部建立胭脂虫养殖园。根据胭脂虫的生存环境要求,你认为哪个地区更加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第(1)题,加那利群

10、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需要结合胭脂虫的生长习性,从气温、降水、热量、地形等方面回答。第(2)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1年至1850年,胭脂虫养殖规模迅速增长,主要是因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上涨;1850年至19世纪末期,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主要是因工业合成颜料开始大规模生产。第(3)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然后从地形、洋流等方面回答。第(4)题,台湾岛西部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有利于胭脂虫生存,背风地带降水少,光热充足,有利于仙人掌种植。答案:(1)群岛地处30N附近,气温适宜,副高和寒流影响,降水较少,适合胭脂虫生长;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仙

11、人掌,胭脂虫养殖食物资源丰富;受冬季西风及海陆风影响,有利于胭脂虫的繁殖扩散。(6分)(2)1831年至1850年,胭脂虫养殖规模迅速增长,主要是因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上涨;1850年至19世纪末期,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主要是因为工业合成颜料开始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价格优良,逐渐取代胭脂红色素。(8分)(3)发展地中海型农业(园艺业)群岛的山坡地区与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带相似,有利于发展地中海型农业(园艺业),且纬度较低,农产品上市时间更早。发展立体农业加那利群岛多山,山地的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深化胭脂虫养殖业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对生态的、环保的动物染料需求

12、量增加,胭脂红色素的市场潜力巨大。海洋渔业地处加那利寒流,多上升流,水产资源丰富,有利于海洋渔业发展。(8分)(4)台湾岛西部。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有利于胭脂虫生存;背风地带降水少,光热充足,有利于仙人掌种植。(6分)13.(2017全国卷,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

13、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8分)(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8分)解析:第(1)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降水、光照、日较差等方面。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气温较高,不需要人工增温;由于雨热不同期,地下水位低,所以通过采

14、用日光温室来保湿。第(2)题,农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其农产品的质量、投入成本、消费市场、劳动力、交通等方面分析。第(3)题,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生产成本、产品质量、运输速度、品牌等。甲地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有利于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也有利于相互协作,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品牌。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若赞同,可以从当地的技术及气候条件、扩大生产规模后的效益等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可以从该地的土地及水资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

15、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6分)(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6分)(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8分)(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8分)-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