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4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夯基提能作业 湘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10237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2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4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夯基提能作业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4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夯基提能作业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4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夯基提能作业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4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夯基提能作业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4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夯基提能作业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4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夯基提能作业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4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夯基提能作业 湘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基础题组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9吉林长春模拟)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A.B.C.D.答案A图甲为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规律,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60多度,而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地的纬度比地低;图乙反映的是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地变化幅度比地小,说明地的纬度比地低。结合以上的分析,选项A正确。2.(2019吉林长春模拟)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最接近的是()A.北京(40N)B.上海(30N)C.汕头(2326N)D.海口(20N)答案C地有直射现象,故先排除A、B选项,海口冬至的最大正

2、午太阳高度约为46.5,大于45,而汕头冬至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3,故C选项正确。3.(2018天津一中四模)下图中,OA、OB、OC、OD为某时刻四地长度均为4米的直立物体影长及其朝向示意图,O为直立物体的原点,外圆半径为4米,内圆半径为2米。该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B.C.D.答案C图示此时四地直立物体与影子等长,太阳高度都为45;其中OA和OB影子在正北和正南方向,说明OA、OB此时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OC、OD不在正南、正北,则此时不是正午,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要大于45。同时OD与OB夹角小,说明OD接近正午;而OC与OA夹角较大,说明距离正午还需要较长时间,则

3、OC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OD。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据此回答下题。4.(2018湖北八校二模)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A.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D.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答案D1月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则赤道日出东南方,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故D正确。大雪节气在12月初,则A错误;长城站位于极圈外,无极昼极夜现象,且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正是科考的最佳季节,则B错误;我国最南端纬度为4N左

4、右,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纬度约为21S14S,则我国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故C错误。下图是小明同学为研究某老工业城市,利用谷歌地图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截屏图片,发现图中比较大的建筑是废弃的天然气罐。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2017吉林省吉林市一调)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卫星遥感影像拍摄时间(当地时间)是()A.9:00B.12:00C.16:00D.18:00答案A本题考查日影变化。该地纬度大致为44N,9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接近赤道,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北,正午日影朝向正北。据图可知,此时刻日影朝向西北,说明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应为上午,故选A。6.(2017吉林省吉林市一调)设当

5、地正午天然气罐高与影长比为H,则 ()A.全年H1C.冬至日H=1D.春秋二分日H=0答案B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如下图所示,H=h/L,即H=tan,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通过计算可知,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取值范围大致为22.51;全年H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A错;冬至日H1,春秋二分日H0,C、D错。故选B。我国相关法规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下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7.(2018广东韶关期中)“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D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达到

6、一年中最小值,楼房的影长最大,且我国日照时间最短的日期是冬至日,所以“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冬至日,故D正确。8.(2018广东韶关期中)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大的应该是()A.洛阳B.北京C.武汉D.成都答案B楼房间距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楼房影子短,楼间距小;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楼房影子长,楼间距大。四地中北京纬度位置最高,太阳高度角最小,楼间距最大,故B正确。提升题组春分日,我国某地学生对当地部分时间的太阳高度和日影朝向进行了测量,并绘制出下图,图中OA为北京时间8:30测得的太阳高度,OB为北京时间10:00测得的太阳高度,

7、OC、OD、OE、OF为四个不同时间测得的日影朝向。读图回答下面两题。9.(2018河南中原名校期中)当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30B.50C.60D.90答案C由材料可知,图中该日该地每过1.5小时,太阳高度升高15,而该地北京时间7点应为日出时间(太阳高度为0),当地地方时为6点,说明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为60。10.(2018河南中原名校期中)该地的经纬度为()A.30N,105EB.40N,105EC.30N,135ED.40N,135E答案A读图,结合以上分析,该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0,则该地位于北纬30,且该地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说明该地经度为105E,故选A。下图是某摄

8、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16时40分拍摄的某农田景观。据此完成下题。11.(2017山西太原二模)拍摄者拍摄时烈日当空,太阳光几乎垂直于地面。该地可能位于()A.北美洲西部B.中亚里海沿岸C.阿拉伯半岛D.澳大利亚大陆答案C拍摄时烈日当空且发生太阳直射现象,说明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再结合北京时间16时40分计算可知该地经度大约为50E,选项中只有阿拉伯半岛符合题意,故选C项。12.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90W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落地方时刻(图中虚线为极圈)。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1)写出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分)(2)写出该经线与60N纬线交点日落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2分)(3

9、)据图计算或判断该日图中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地的昼长和地的日出时间。(6分)(4)试简述图示纬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6分)答案(1)2326N。(2)60W向东至180。(3)地正午太阳高度:7326。地昼长:20小时。地日出时间:6时。(4)2326N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冬至日达全年最小值;2326N至赤道地区,被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第(2)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此时90W的地方时为22时,则0时经线为60W,据此可得出与我国日期相同的经

10、度范围。第(3)题,地位于40N,据此可计算出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地日落时间为22时,下午长达10个小时,据此可计算其昼长;地位于赤道,据此可知其日出时间。第(4)题,读图知,图示纬度范围为由赤道至北极点之间,据此分时段、分区间进行描述即可。13.(2019宁夏六盘山月考)甲图为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1)甲图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四季最分明的是,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4分)(2)乙图中,A、B两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B。(4分)(3)简述11月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4分)答案(1)(2)(3)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解析(1)根据甲图可判断出四地分别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赤道、北回归线、南极圈(或其以南地区)。故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位于赤道的,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纬度最高的,四季最分明的是位于温带地区的,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2)乙图中,A曲线反映出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对应;B曲线反映出该地昼夜全年等长,符合要求的是位于赤道的。(3)地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1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则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