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详细概述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2110232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40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抽样详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审计抽样详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审计抽样详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审计抽样详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审计抽样详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抽样详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抽样详细概述(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审计抽样技术,本章内容:,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 控制测试:属性抽样 第三节 细节测试:变量抽样 重点:抽样风险、样本选取、PPS抽样 难点:固定样本量抽样、PPS抽样,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一、审计测试的方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测试(一网打尽法) 更适用于细节测试而不适合控制测试。 采用该法的情形: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存在特别风险。主要包括: 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 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有关的交易或余额; 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如滞销的存货余额或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余额; 可疑的或非

2、正常的项目,或明显不规范的项目; 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 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 其他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符合成本效益)。 (4)截止测试。,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二)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挑三拣四法) 1. 选取哪些特定项目? (1)大额或关键项目; (2)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3)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4)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2. 为何选取这些项目? (1)按照覆盖率。选取数量较少、金额较大的项目进行测试,从而使测试项目的金额占审计对象,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总体金额很大的百分比。 (2)按照风险因素选取测试项目。

3、(3)风险评估程序。,选取特定项目审计抽样 特定项目并不能代表审计对象总体的特征,不能根据所测试项目中发现的误差推断总体的误差。,注意噢,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三)审计抽样测试(以小见大法) 1. 审计抽样的涵义 审计抽样是指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100%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以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三个基本特征:(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 审计抽样的运用情形,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例.多选】在以下

4、各项目中,不宜采用审计抽样的是( )。 A长期股权投资:有8笔金额较大的投资占全年投资总额的80%以上 B存货:2006年审计时发现了大量虚报冒领情况,经提请Y公司管理层后均已调整,并辞退了上年参与舞弊的职员。2007年全年领用1万余次,每次按规定只能领取30公斤 C销售收入:12月底发生20笔,金额均在8000万元以上,除9笔年末尚未收回外,其余均已在2007年12月底之前收回,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D库存现金:了解是否按月盘点现金的控制的设计和确定这一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计划和实施检查收付款凭证 【答案】ABC A不宜抽样:宜选取特定8个项目进行审计; B不宜抽样,原因是上年审计发现过

5、大量的错误,CPA应将该项目视为特别风险较高的项目。 C不宜抽样,原因是年底大量销售,采用截止测试即可; D:会涉及审计抽样。,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二、审计抽样的风险与种类 (一)审计抽样风险 1. 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也就是抽出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风险。,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小结: 抽样风险分为两种类型: (1)影响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包括控制测试中的信赖过度险和细节测试中的误受风险; (2

6、)影响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包括控制测试中的信赖不足险和细节测试中的误拒风险。,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思考】 如何降低抽样风险?,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呈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 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选择的样本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选择了不适用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其他原因。,第一节

7、审计抽样概述,(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审计抽样分为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三、样本的选取 (一)随机选样 其步骤为: 1. 获取随机数字 有两种获取途径: (1)从随机数表获取。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见。P191。 (2)从计算机程序获取。如电子表格程序、随机数码生成程序、通用审计软件程序等。,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 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 可以利用凭证或记录原有的号码,原来没有号码时可以重新编号。编号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如:P190销售通知单的编号(可以只取后两位数)。 3. 建立总体项目编号与随机数的对应关系 如:销售通知单后两位数字与随机数表的后两位数字相

8、对应。,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4. 确定选样起点 可以是随机数表中任一行和任一列相交的数字。 如:选取第2行第4列为起点。 5. 确定选样路线 向上下左右的行走路线。 如:确定选样路线为向右向下。 6. 选取样本号码 如:假定选10个样本,则样本号码为:42、11、37、30、25、41、61、46、16、38。,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随机数表(部分),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随机选样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均适用,尤其适用于统计抽样。,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练一练: 上例中,如果销售通知单编号与随机数的前两位对应,选样起点为第5行第8列的数字,选样路线为向下向左,应选取哪些号码的销售通知单为样

9、本? 答案:37、45、52、03、20、 01、09、05、36、 32,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二)系统选样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计算选样间距 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2. 确定选样起点 3. 选取样本,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如:P190的实例中: 抽样间距=65/10=6.57(向上凑为整数) 抽样起点:假设为03(最好是0107之间,也可以是任意号码)。 选取样本:03、10、17、24、31、38、45、52、59、01。,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系统选样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汇总均可使用,

10、用于统计抽样时,总体必须是随机分布。如果总体是规律性排列,则不宜使用此法。为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系统选样可以选择多个随机起点。 如:前例中,如果选择两个随机起点。则: 间距=65/1102=13 假定选样起点为05、11。 选取样本:05、18、31、44、57、11、24、37、50、63。,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三)随意选样 随意选样也叫任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不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随意选样的主要缺点在于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只能在非统计抽样中运用。,第二节 控制测试:属性抽样,一、固定样本量抽样 (

11、一)样本设计阶段 1. 确定测试目标 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估计水平。 【复习】控制评估的三种结论? 【例】测试目标是确认现金支付授权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以支持对现金账户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估计水平(低水平)。,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 定义总体 考虑三个因素: (1)同质性。总体中的所有项目具有相同的特征。 (2)适当性。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 (3)完整性。代表总体的实物的完整性。,【例】要测试某时期现金支付授权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总体就是该时期的所有的1 000张现金支付单据。,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3. 定义抽样单元 抽样单元,是指构

12、成总体的个体项目。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 例如,如果测试目标是确定付款是否得到授权,且设定的控制要求授权人在付款单据上签字,抽样单元可能被定义为每一张付款单据。如果一张付款单据包含了对几张发票的付款,且设定的控制要求每张发票分别得到授权,那么付款单据上与发票对应的一行就可能被定义为抽样单元。,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例】本例中注册会计师定义的抽样单元为每张现金支付单据。 4. 定义偏差 偏差表示内部控制未能得到有效运行,是内部控制目标未能实现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例】在本例中,偏差被定义为现金支付单据上没有授权人签字或越权签字。 5. 定义测试期

13、间 (略),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二)选取样本阶段 1. 确定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一般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 5%10%,特别重要的测试则可以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 5%。 信赖过度风险的反面就是可信赖程度,即控制测试结论的可靠性。 【例】本例中假定确定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 5%。,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 确定可容忍偏差率 可容忍偏差率是指CPA可以接受的内控的最大偏差水平。 可容忍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高,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越依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

14、定的可容忍偏差率相应越低,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也越大。,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通常,可容忍偏差率与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下: 【例】本例中注册会计师预期现金支付授权控制运行有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为 7%。,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3. 确定预计总体偏差率 预计总体偏差率与样本规模正向变动。 如何估计预计总体偏差率? (1)根据对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的了解(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 (2)根据从总体中抽取少量项目检查的结果; (3)根据上年测试结果和控制环境等因素。 【例】本例中,注册会计师根据上年测试结果和对控制的初步了解,预计总体的偏差率为 1%。,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4. 确定

15、样本规模 查表可以确定样本规模(P197)。 【例】本例中,样本规模为66(1)。 5. 选取样本 6. 测试样本 【例】本例中,假定样本测试有三种情况: A. 1个偏差 B. 0个偏差 C. 2个偏差,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1. 计算总体偏差率 以样本偏差率代表总体偏差率。 【例】本例中,总体偏差率为: A. 总体偏差率=1/66=1.52% B. 总体偏差率=0/66=0 C. 总体偏差率=2/66=3.03%,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 分析偏差的性质和原因 分析:有意还是无意?经常发生还是偶然发生?系统的还是随机的? 考虑:存在重大舞弊的可能性。 3. 确定偏差

16、率上限(也可以不确定) 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确定,也可以根据“控制测试统计抽样结果评价表”(P198)查表确定。 【例】本例中: A. 偏差率上限=7%(不需要查表),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B. 查表、利用插值法计算。 5/1=-0.4/(x-4.6) X=4.52,即偏差率上限为4.52%。 C. 偏差率上限为9.3%。,65 66 70,1,5,4.6 x 4.2,X-4.6,-0.4,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4. 得出总体结论 【例】本例中,结论为: A. 结论:有95%的把握保证总体偏差率不超过7%。 B. 结论:有95%的把握保证总体偏差率不超过4.5%(7%)。 C. 结论:总体偏差率超过9.3%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稽查与征管/审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