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化 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10220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X 页数:90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化 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化 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化 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化 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化 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化 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化 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7讲 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画的发展。3.古代中国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6.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7.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名师导语,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艺术与文学成就,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主体,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呈现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中国文字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类型多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从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来看,古代中国的科技侧重于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注重对中外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社会环境及科学精神的理解

2、运用。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则侧重于考查文学艺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学艺术成就。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融会贯通知识,打通中外关联是备考的关键所在。,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蔡侯纸,“司南”,麦哲伦,骑士阶层,毕昇,评价三大发明 这三种发明将全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都改变了,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印刷术在文化;火药在战争;指南针在航海。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 弗兰西斯培根,知识点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1.书法艺术 (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_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书法的字体特点,小篆,写意性,(3)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3、柳公权,米芾,2.绘画艺术,(1)类型: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表现技法分工笔与写意。 (2)代表,意境,文学,3.音乐,(1)先秦:中国的音乐艺术已较为发达。 (2)秦汉:乐府机构在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的基础上,融合成了新的音乐形式。 (3)隋唐:民间音乐进入宫廷,总称燕乐。 (4)明清: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也很发达。 4.舞蹈艺术 (1)宫廷舞蹈多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2)民间舞蹈大多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情感。,5.戏曲艺术,(1)宋代:出现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 (2)元杂剧、明代传奇剧。 (3)京剧艺术 形成:清朝乾

4、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风行一时。道光年间,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艺术特点已经形成。 艺术特点: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发展:京剧艺术不断成熟,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知识点三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1.诗的经典诗经 (1)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反映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_是其中的精粹,如硕鼠关雎等。 (2)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3)地位及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_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风,现实主义,2.楚辞楚辞的魅力,(1)风格:楚辞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其风格是绚丽的。 (2)特

5、点:句式较为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3)代表:屈原的_九歌天问等。 (4)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_传统的基础。,3.汉赋汉赋的风采 (1)风格:散文与韵文并用,气势恢弘,辞藻华美是其主要特征。 (2)代表: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时期班固、张衡的作品等。,离骚,浪漫主义,4.唐诗“李杜诗篇万口传”,(1)代表 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是_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三吏”“三别”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_色彩。 (2)地位: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盛唐,人道主义,5.宋词宋代词苑,(1)特

6、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 (2)代表人物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_、辛弃疾。 (3)地位: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宋代文学的标志。,6.元曲元曲与市民社会 (1)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苏轼,市民阶层,关汉卿,7.明清小说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元末明初: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西游记,【数字解史】 古代中国科技,信息提取: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生根开花,却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的社会转型,导致差

7、异的原因既有自身发展的缺陷(三重三轻)所致,更与二者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有关。,【构图解史】 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信息提取: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对西方“地理”与“人”的发现和社会的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图解史】 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信息提取: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在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图示解史】 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信息提取:书法艺术分为书法和篆刻两大艺术体系,具有审美和实用功能,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书法经历了由繁到简和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趋势;有隶书

8、、行书、草书、楷书四大成熟的四大字体。,【图说历史】 山水画的特点,信息提取: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在创作手法上山水画家往往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图解识记】 京剧的发展过程,信息提取:乾隆末年,徽班进京是京剧起源的标志;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兼收并蓄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正式形成;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图解历史】 “小说”兴起的背景,信息提取:小说兴起的重要原因是市民阶层的扩大。,【图示解史】 古代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信息提取: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

9、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探究1 从“历史解释”角度解读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不同影响,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3.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特点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说明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1.(2018全国卷,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

10、,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解析 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明代到清代昆曲流行于社会上层,江南士大夫也用昆曲以示高雅,说明昆曲属于上层文化和官场文化,这也是它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主要原因,D正确。陆王心学提倡“心即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昆曲关系不大,A错误;昆曲流行于京剧之前,是京剧的渊源之一,京剧吸收了昆曲的部分元素,B逻辑错误;昆曲是“官腔”“雅乐”且很受江南士大夫欢迎,这反映了社会上层的

11、文化取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强化,C错误。 答案 D,2.(2019山东烟台模拟)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 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 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解析 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是观念问题,导致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与材料中“炼丹家们”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需

12、求,与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说明基础很好,故D项错误。 答案 B,探究2 从“唯物史观”角度解读时代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时代特征对文学艺术风格的影响,2.明清小说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2)影响因素: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基础:市民阶层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个人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1.(

13、2019广东茂名模拟)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 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流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解析 材料说明“说话”的受众为市民,其兴起意味着市民阶层的扩大,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8湖北武昌区调研)唐长孺先生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中认为,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桃花源

14、”中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入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据此可知( )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说明历史问题 B.历史研究应该得到文学作品印证 C.桃花源记体现了东晋社会矛盾与生产关系 D.桃花源记是研究东晋社会经济的一手史料,解析 材料中“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桃花源中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入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推知东晋时期政府与豪强、豪强与依附民之间的矛盾,故C项正确。 答案 C,探究3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绘画艺术的影响因素和小说的特点,1.理学对宋代绘画的影响,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15、。例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核心论点: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反映在绘画上就是更加注重意境。,2.明清小说的特点,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至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 核心论点:明清时期小说取材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关注社会底层,越来

16、越多地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1.(2019福建龙岩模拟)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 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解析 材料中“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及不同阶层各有所爱,表明精神生活丰富,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9四川德阳模拟)明万历年间,白话小说的出版达到鼎盛。据学者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水浒传有14种刻本,西游记有9种刻本。该现象的出现源于( ) A.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 B.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C.白话小说的通俗易懂 D.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解析 印刷技术的突破是在宋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