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初三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1018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初三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初三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初三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初三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初三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初三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有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初三物理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总分:9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清清的河水、晶莹的冰晶、缥缈的水气,它们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它们却有不同的状态,这是因为物质的三态中分子间的_相互作用力_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2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是_扩散_现象3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饮料”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_温度_不同,两者之间发生了_热传递_4在如图所示的漫画中,老人和小孩的感觉虽然不同,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两幅图都说明了_做功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中的小孩从滑梯上滑下,他的机械能_减少_(填“增加”“不变”

2、或“减少”)5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作为冷却液是因为水的_比热容_大,小轿车水箱中有5 kg的水,一次行驶中升高了20 ,说明水从发动机吸收了_4.2105_J的热量6北方家里的暖气片用水作为循环物质,主要是因为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_较多_(填“较多”或“较少”)的热量7夏天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此过程中水的蒸发_属于_(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运动8已知某铝件加工之前的温度是25 ,加工之后的温度是100 ,如果要让质量为2 kg的铝件加工后温度冷却到加工前的温度,则该铝件需要放出_1.32105_J的热量c铝0.88103 J/(kg)9在标准大气压下,若质量为10 k

3、g、初始温度为20 的水吸收2.94106 J热量c水4.2103 J/(kg),则水的温度将升高至_90_.(不计热量损失)10一个电热器对某液体加热,如图所示是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设电热器提供的热量全部被液体所吸收)液体体积为1 L,密度为0.8103 kg/m3,在5 min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为4.2104 J,则液体的比热容是_2.625103_J/(kg)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1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 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 D钻木取火12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

4、确的是(D)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与冷水相比较热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C温度相同的1 kg水和960 g水,内能相同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物体对外界做功14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在同一室内(假设两者放热的速度相同),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得到两液体的比热容(C)A甲、乙两液体的比热

5、容一样大B甲液体的比热容大C乙液体的比热容大D无法判断1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C)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温度为0 时,其内能为零16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在下列现象中: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反复捶打铁片;用柴火把壶中的水烧开;用打气筒给轮胎加气其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 B C D17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

6、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压缩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1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C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吸收的热量更多19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

7、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

8、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

9、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C都加热t0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三、实验探究题(第20题10分,第21题8分,共18分)20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1)如图a,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小_(2)图b是扩散现象,说明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_

10、图c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温度越_高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如图d,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_大_,说明了_分子间存在引力_2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良好接触,两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_质量_(填“体积”或“质量”)相同(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加热时间_来反映的(3)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

11、观察_温度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末温/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

12、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水200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

13、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20645色拉油20020675(4)根据表中数据算出加热6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2.1104_J.四、计算题(第22题8分,第23题11分,共19分)22一个质量为250 g的钢刀,加热到560 ,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此时室温为

14、20 ,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用这些热量给30 、0.5 kg的水加热,水温可以升高多少度(取整数)?升高到多少度?c钢0.46103 J/(kg),不计热量损失解:Q放c钢m钢t钢0.46103 J/(kg)0.25 kg(560 20 )6.21104 J钢刀放出的热全部被水吸收,则Q吸Q放6.21104 J由Q吸c水m水t水得t水30 由t水tt0得tt水t030 30 60 2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本领”时,选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 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

15、3 J/(kg),那么请问:(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2)加热满2 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解:(1)因为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吸收相同热量时,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从公式t可知,沙子温度升高得多;所以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图象(2)由b图象可知,加热满2 min时水的温度从20 上升到70 ,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c水m水t水4.2103 J/(kg)0.2 kg(70 20 )4.2104 J(3)因为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所以在2 min的时间内Q沙吸Q水吸4.2104 J,又因为加热满2 min,沙子的温度从20 上升到250 ,则沙子的比热容:c沙0.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