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三年级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教师用书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92109919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三年级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健康》三年级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健康》三年级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健康》三年级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教师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三年级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三年级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教师用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年级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主题说明】学习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一种活动,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学习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小学生的学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习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学习是新知识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存在苦与乐两种主观感受,有时甚至苦大于乐,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和情绪左右,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的效率,培养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教学

2、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知到学习蕴含着许多乐趣,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并能2.情感目标:从学习中体验到收获与成功的快乐。3.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乐于学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难点:引导学生乐于学习。【课前准备】教学PPT;秒表一只;奖品一份;课堂辩论用的正方与反方的台签;教室做适当调整,留出辩论比赛的场地。【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观察岛中的图片。2.请几名学生讲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3.由观察图片逐步联系到学生自己,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类似的经历。4.教师

3、总结:图片中的小女孩主动预习功课,并且被课本内容深深吸引,丝毫未感到疲倦。上课时,当老师提问,小女孩自信地举起手来准备回答,因为她通过预习,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体会着学习带来的乐趣。导入本课课题。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活动让学生认知到学习蕴含着许多乐趣,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并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收获与成功的快乐。活动一:你能坚持多久1.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同时讲解动作要领与要求:将双臂伸直,平举在胸前,身体不能晃动。坚持10分钟,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教师在5分钟和10分钟的时候,给予提醒。2. 活动结束了,请大家相互分享各自的感受。包括:时间过一半

4、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坚持到最后时的感受是怎样的。3. 教师将学生的感受整理概括,写在黑板上。4.教师总结: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体会到苦与乐两种主观感受,你们觉得学习中快乐多,还是苦恼多?导入活动二。活动二:辩论比赛5教师给出辩论题目:学习中是快乐多还是苦恼多。正方观点是学习中快乐多,反方观点是学习中苦恼多。6. 给学生几分钟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加入正方阵营,还是加入反方阵营,持中立态度的学生组成评委会。各阵营派出4名成员,组成辩论队,开始辩论赛。7.由评委会评出获胜方,由老师颁发奖品。心理引导:学习蕴含着许多乐趣,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也伴随着辛苦,不付出努力,就不会取得成

5、功。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总结几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的方法,使他们喜欢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我们会体验到学习的辛苦;什么时候,我们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3.教师总结:我们要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很多,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只要我们主动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解除烦恼。正是因为学习中有收获、有快乐,所以才激励着我们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取得成功。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强化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的认同。1. 教师引导学生在感到学习辛苦时,努力坚持下来,并及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6、2.与同学、家长说说自己在学习中发现的乐趣。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是否发生了改变。【练习题】当我解出一道难题、阅读一篇故事后,我感到 。A.非常快乐 B.很有成就感 C.很想与他人分享 D. 太枯燥乏味了【教学参考素材】故事一:我追到了流星雨一个初中生对观察流星雨很感兴趣,于是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准确预测流星雨的到来。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虽然有些书很枯燥,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有限,但在浓厚兴趣的驱动下,他坚持不懈,最后,成为唯一一个初中生和很多专家一起准确地预测到了下一次流星雨到来的准确时间。故事二:爱迪生的

7、故事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追着大人询问。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

8、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爱迪生有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孩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她决定自己教育孩子。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

9、。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和他的好奇心与刻苦钻研紧紧相联,好奇心与勤奋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心理学背景知识】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人类和其它动物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也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个必要条件。有机体生活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只有通过学习经常调节自己的行为,才能与环境保持平衡。从广义上说,学习是

10、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包含如下三个基本含义:第一,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学习是个体获得新的行为经验的过程。经过学习,个体将出现某些可观察的行为变化,可以完成一些以前无法完成的事情。例如,小学生在没有学过四则运算法则以前,不能正确解答包含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复杂算术题,而学习了四则运算法则以后,就能解答了,说明行为发生了变化。因此,学习总会引起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有时是明显的、外在的,而有时是隐性的、潜在的,例如,一位学生试图背诵一篇文章时,也许他读了两遍之后合上书还是背不出几句完整的句子来,其外显的行为没有学习发生的迹象,但他

11、对这篇文章已经不陌生了,比起初次接触这篇文章的时候,他要达到完全背诵需要花的时间会更少,当然,这时候学习就已经发生了。第二,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因疲劳、疾病、药物、酒精等的作用,也会导致人的行为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往往是暂时的、不能持久保持的,因而不能称为学习,只有那些较为持久的变化才能称为学习。第三,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因遗传而得到的本能行为不是学习,因年龄增长和有机体自然成熟所导致的行为改变(如青春期男生嗓音的改变)也不是学习,只有在后天的活动中,个体不断吸收来自环境的信息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来影响环境的过程才是学习。参考文献1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郭永玉, 王伟.心理学导引.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