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0616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1简述瓦特改进蒸汽机的条件、成就和意义。2简述电气时代到来的条件、成就、特点及影响。3信息四大媒体是什么?谈谈互联网的形成和影响。4比较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课文结构示意图科技革命时间范围条件成就意义“蒸汽时代”17651840“电气时代”18701914“信息时代”1945教材分析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工业革命背景前提 资本 劳动力 技术 市场2蒸汽机历史条件可能性:纽可门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但不能广泛使用。必要性:工业革命初期,机器使用水力,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3瓦特改进蒸汽机的成就 1785年单动式蒸汽机:在汽

2、缸之后加了一个冷凝器,减少了热量浪费,大大提高了功率。联动式蒸汽机:曲柄动力臂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这样就可以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万能蒸汽机”。增加可自动调节速率的装置。注意:动力机和工作机的区别。动力三阶段:人力水力蒸汽动力。从此,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蒸汽机运用的历程:轻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典型例题】马克思说:“罗马帝国以水磨的形式把一切机器的原始形式流传下来。”在“factory”一词获得广泛认同之前,“mill”成为工厂、水车场和机器的同义词。在18世纪的最后几年中,mill和factory几乎被人无区别地使用。这表明在蒸汽动力发明之前工业生产主要依靠

3、( )A人力 B自然力 C畜力 D火力【历史纵横】瓦特蒸汽机的模拟动画特点:效率高、运行安全、应用广泛4意义生产方式: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社会化大生产形成。生活方式: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成为工业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世界市场:轮船和火车出现,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典型例题】(飒萧改编)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工业革命(

4、)A改革了过去的生产方式 B形成了初步的世界市场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二“电气时代”的出现1条件: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奠定理论基础。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1882年,美国爱迪生建立了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2特点电力成为新能源:更强大、更方便、更普遍、更多部门、更先进。科技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新技术革命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3成就新动力: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新部门:电力、石油、汽车、化学四个新兴工业崛起;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列宁指出:“电力工业

5、是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4影响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制度: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生活方式:使城市的面貌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由此进入“电气时代”,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典型例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

6、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三“信息时代”的发展1条件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成就1969年,美国建成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促进了互联网产生。1990年,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典型例题】(飒萧改编)“二战期间,德国人为空袭英国,研制了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美国为加速战争胜利,研制了原子弹;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的弹道。”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创新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科技革命是战争扩大的重要原因C二战实际上推动了霸权主义的诞生D二战客观上加速了科技革命的到来

7、3影响特点: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新经济:信息经济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市场。社会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社会交往方式。既是科技革命,更是经济革命。“说到每天上班8小时这件事,其实是本世纪人类生活史上的最大发明,也是最长的一出集体悲喜剧。”传统的“朝九晚五”受到挑战。朱德庸2019年5月,克林顿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演说时宣称:“当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美国的敌人已将战场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提出:“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极权形式的蔓延。”4互联网功能和特点四大媒体:报

8、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功能:传输文件、电子邮箱、网络聊天、网上购物、浏览新闻。特点:双向互动、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典型例题】(飒萧改编)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B计算机的应用对传统文化形成一定冲击C电子媒体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D计算机普及逐渐削弱了文字的记录功能本课小结1(飒萧原创)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时代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表现能源及动力机、交通运输工具等发展变化)生产关系: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轻工业;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新经济兴

9、起。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多国同时进行;全球化。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垄断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混合型经济。生产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尚未真正的结合;开始紧密结合;密切结合,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加快。注意:第三产业和新经济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所谓垄断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这时候,小企业面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宰割的命运,所以很难自由竞争了。垄断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开始只是民间行为;后来,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已经是政府行为,而且是国家政策,所以称之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混合型经济就是自由主义之父和垄断主义之母二者混合体的孩子。【学思之

10、窗】就科技条件而言,两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可以说已经开始了。”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飒萧感言:丑小鸭终于变成白天鹅;灰姑娘终于穿上水晶鞋,成为美丽公主。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技术、生产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三者紧密结合

11、起来,科学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先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典型例题】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

12、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解析: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走在生产的前面。【资料回放】(飒萧原创)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各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常在科技之先,科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应用性,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并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常在生产之先,当初纯理论的研究后来才被应用于生产,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全球互联网的始祖阿帕网ARPAnet背景:冷战产物。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1962年,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核毁灭的威胁成了日常生活的话题,“实验室冷战”开始了。美国担心苏联的人造卫星破坏其军事通信系统,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功能:刑天断首。最初,ARPA

14、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基本要求是当战争爆发时,即使网路上的线路或设备部分遭到破坏,系统仍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发展:浴火重生的菲尼克司。(Phoenix)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建立ARPAnet网络,只有4个结点,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后来诞生了真正的互联网。1990年,ARPAnet退出历史舞台,Internet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音译为万维网,用超文本链接网页的环球网。附:山海经:“刑天与天帝(黄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不死神鸟:又译菲尼克司(Phoenix)是一种神话中的鸟类。不死鸟可能由埃及神话中的贝努传到希腊的。每隔五百年左右,不死鸟便会采集各种有香味的树枝或草叶,并将之叠起来后引火自焚,最后留下来的灰烬中会出现重生的幼鸟(Internet)。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