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0600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食用品的有效成分正确的是()2.(2019江西南昌重点中学联考)我国古代文化蕴藏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3.(2019四川成都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

2、银化合物:CaCl2、NaOH、HCl、HD电解质: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B.C.D.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NO2和CO2都是污染性气体B.熟石灰、铝热剂、盐酸都是混合物C.煤的干馏、海水中提取碘的过程都包含化学变化D.Al2O3、Cl2、CuSO4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均能导电,都属电解质5.学生甲已将四种物质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分类归入椭圆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B.b可以代表含氧元素的离子化合物C.SO2、Na2C2O4均可作还原剂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C

3、H3COOH与Na2S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B.活泼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D.AgI胶体在电场中定向运动,是因为胶体是带电的7.(2019重庆一中月考)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D.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8.有关胶体等分散系的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沸

4、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B.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将Fe(OH)3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9.下列判断合理的是()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Na2O、Fe2O3、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O2、SO2、NO

5、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A.B.C.D.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属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元素的前面,铝与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C.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11.(2019重庆七中月考)(12分)物质AE均含同一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可发生如下图所表示的反应(其他相关物质已略去):(1)写出相应物质的

6、类别:物质BCD类别(2)在以上反应中(用序号填空):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3)写出反应和的离子方程式:、。12.(2019广东湛江高三检测)(14分)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等物质,请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1)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组,它的电子式为。(2)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用该气体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3)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4)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

7、个电子转移,则有 g该物质参与反应。13.(10分)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煮沸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向其中加入

8、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14.(14分)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第一组Na2CO3H2SO4NaHCO3CaOCO2第二组NaOHHClNaClNa2OCO第三组NaOHCH3COOHCaF2Al2O3SO2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填化学式,下同)、。(2)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能否发生效应。(3)依据下列3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1 mol Na2O2生成 g O2;2NaHCO3Na2CO3+

9、H2O+CO2反应中,每消耗168 g NaHCO3,标准状况下生成 L CO2;Cl2+H2OHCl+HClO反应中,标准状况下每消耗22.4 L Cl2,转移 mol电子。(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501312反应后质量/gx26330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物质Q在反应中起的作用可能是。课时规范练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1.C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2.A青蒿素的提取所用的

10、操作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气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属于湿法炼铜,C项正确;将丹砂(即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汞和硫在一起研磨又会生成硫化汞,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D项正确。3.C中水银是纯净物;中HD是由1个H和1个D构成的氢气分子,是单质;和正确,答案选C。4.CCO2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污染性气体,故A项错误;熟石灰是Ca(OH)2,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B项错误;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从海水中提取碘,海水中碘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提取的碘是游离态,因此属于化学

11、变化,故C项正确;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项错误。5.CSO2溶于水后生成的H2SO3能电离出H+和HSO3-,这是溶液能导电的原因,但导电的原因是H2SO3电离而不是SO2电离,故H2SO3是电解质而SO2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CH3COOH是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既然CH3COOH和b填充在一起,故b不可能代表含氧元素的离子化合物,B项错误;SO2中的硫元素为+4价,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Na2C2O4中的碳元素为+3价,也具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正确;Na2S是盐而不是碱,故CH3COOH与Na2S的反应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项错误。6.A河水中含

12、有胶体微粒,在入海口处遇到海水中的氯化钠等电解质发生胶体的聚沉形成三角洲,故A项正确;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项错误;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故H+、K+、S2-、Br-能使Fe(OH)3胶体聚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项错误;胶体不带电,胶粒可能带电,故一些胶体能在电场中发生电泳现象,D项错误。7.D溶液、胶体粒子均能透过滤纸,故A错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而溶液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故B错误;胶体是电中性的,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

13、产生电泳现象,只能证明胶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故C错误;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净化胶体,溶液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故D正确。8.C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故A项正确;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时,先发生Fe(OH)3胶体的聚沉,H2SO4过量时Fe(OH)3溶解,故B项正确;溶液、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项错误;硅酸胶体微粒带负电荷,与Fe(OH)3胶体混合将发生聚沉,故D项正确。9.B依据概念分析,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

14、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故正确;蔗糖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故正确;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错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错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10.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A项错误;铝是活泼金属,跟稀硫酸、盐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遇到热的浓硫酸、热的浓硝酸、稀硝酸会反应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遇到冷的浓硫酸、冷的浓硝酸会钝化,无气体放出,B项错误;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例如,NaHCO3+HClNaCl+CO2+H2O,NaHCO3是盐而不是碱,因此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C项错误;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硫酸不是氧化物,D项正确。11.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