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二必修三地理教案: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0594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二必修三地理教案: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二必修三地理教案: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二必修三地理教案: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二必修三地理教案: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二必修三地理教案: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二必修三地理教案: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二必修三地理教案: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备课人祁县中学地理组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三段六步双层次问题导学法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农业发展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难点重点:1、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2、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3、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实破方法:多媒体展示;学生读图,分析,合作交流;辩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3)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2)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与地理学习过程。(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4)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反馈情境导学有经济学家最近指出: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1

3、00个人,但一个中国农民只能养活5个人。什么因素导致了两个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本节课将为你解开谜团。引起学习兴趣兴致盎然自主学习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美国本土大部分属_和_,水热条件较好。(2)地形分为_大纵列带,在_山脉与_山脉之间是广阔的_,约占本土面积的_。(3)地势_,土壤_,有利于农业_和_。2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_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其中,_对农业区域_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还有_条件、国家的_等影响。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2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_

4、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_,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_,以取得最大的_。3美国农业带的特征和分布(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_,便于充分发挥农业_,大规模使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_,提高农业_。(2)美国主要的农业带:_、_、_、棉花带、_、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等。问题难度适中,以独立完成为主。可作为课前预习的提纲。可在组内进行短暂交流。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目标明确能力提升在小黑板上的空白的美国地图上,标出:美国三大地形区、美国乳畜带、玉米小麦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的位置。板图展示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感,及时反馈课前预习情况。 及时反馈

5、合作探究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对发展农业有哪些影响?(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讲)2.比较美国主要农业带的位置和生产条件.(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小组代表展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建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知识的讲解,熟悉并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反馈学习状 态检测小结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2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A B C D2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 )劳动力充足

6、 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便利 复种指数高 市场需求量大A BC D3、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对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进行比较,两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2)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3)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4)与我国相比,美国的小麦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价格优势,为什么?问题难度适中,以独立完成为主,可在组内进行短暂交流。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否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我们国家该如何借鉴?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借鉴的问题。 承上启下课题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

7、展(第二课时)备课人祁县中学校地理组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三段六步双层次问题导学法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反馈情境导入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黑风暴从平原刮起,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高3.2千米的巨大的移动尘土带,风暴持续了整整3天,掠过美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刮走了3亿多吨沙土,半个美国被批上了一层沙尘,仅芝加哥一带的积尘就达1200万吨,风暴过后,清洁工为堪萨斯州道奇城的227户人家清扫了阁楼,从每户阁楼上扫出的尘土平均有2吨多。在持续10年的沙尘暴中,整个美国数百万公顷的农田被毁,农场纷纷破产,牲畜大批渴死或呛死,风疹、咽炎、肺炎等疾病蔓延,25万人无

8、家可归。沙尘还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态移民”潮。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自主学习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目的:寻求适宜的_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_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2措施(1)发展_农业,有机农业、_农业、精确农业、“_”农业等。(2)制定一系列_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_,采取了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_的可持续发展。3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_政策、休耕政策、_政策和_政策。通过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基础层次问题。个别疑难可采取师生交流的方式完成。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师生交流互 动。 自学材料自学材

9、料: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1)有机农业:指一种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生态农业:指在农业生产中,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业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3)节水农业:除了采取节水型灌溉措施外,

10、还要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从水源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到作物耗水过程中水的损失,提高单位用水量的产值和产量。它包括农业水资源评价技术、农业水资源开发技术、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生物化学节水技术以及农业管理范畴节水技术等。(4)精确农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在机械化基础上,将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传感技术进行集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的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5)“处方”农业:滥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水源,危害

11、人体健康等,为了给农作物合理施肥和治病就要有农技师给农作物来开处方,然后按方配药。自主阅读,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

12、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学生认真阅读学习。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13、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合作探究 探究材料材料一 为了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