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0543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感.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3.学会用表格整理试验得出的数据,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内容:以地壳随时间推移而运动为例,让学生关注到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在发生变化,请学生列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生变化的事物.如:随年龄的增长,身高、体重都发生了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汽车行驶的路程也在变化;烧一壶水10分钟水开了,时间和水温的变化;二、探究归纳探究活动一1.观察图表,回答问题:支撑物高度/cm10203040506070小车下滑时间/s4.233.002.452.131.891.711.59(1)支撑物高度为70 cm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h每增加10 cm时,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4)估计当h=90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

3、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探究活动二我国从1949年到200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时间/年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9人口数量/亿5.426.728.079.7511.0712.5913.35(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是怎样变化的?常量: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一个量y随着另一个量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4、三、交流反思(1)什么是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2)如何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四、检测反馈1.某电影院地面的一部分是扇形,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排数1234座位数60646872(1)上述哪些量在变化?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2)第5排、第6排各有多少个座位?(3)第n排有多少个座位?请说明你的理由.2.研究表明,当每公顷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氮肥施用量/kg03467101135202259336404471土豆产量/t15.1821.3625.7232.2934.0339.4543.1543.4640.8330.75(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

5、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 kg/hm2(hm2是单位“公顷”的符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五、布置作业课本P64习题3.1:知识技能2,问题解决5六、板书设计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常量: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从学生地壳运动引入课题,接下来通过“小车下滑的时间与高度”的实验,探究时间与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引出变量的概念.然后讨论变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常量的定义.再从多个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最后采用开放性的小结,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说出自己的收获,本节课收效很好.-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