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0466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唯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唯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唯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唯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识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唯识论,一、心意识与“唯识” 二、唯识思想探源 三、识变理论 四、种子与熏习 五、三性三无性 六、转依与五重唯识观,知识要点 阿赖耶识 种子 四分 三自性 唯识无境 转识成智,关于心、识的关系,以及为何用“唯识”一名,大乘法苑义林章曰: “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曰唯识。 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 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曰:心、意、识、了,名之差别。”,一、心意识与“唯识”,一、识非有质碍性之物,而是一种功能: 八识各有心、意、识、了此四种功能,但以功能胜显说,则: 第八识集诸法种子,生起诸

2、法,名之为心。 第七识恒审思量,执著自我,名之为意。 前六识了别别境、及粗显之境,名之为识。 以上数者,只是一种能变的法性,是离开名称言说的境界。而唯识之教,是 即用显体 ,说到其体,名之为 如如 ,说到其用,名之为 能变 。能则势力生起,运转不居;变则生灭如幻,非实有性。唯识立论,谓离识之外,无别有法。而所谓识,亦不过一能变的功能而已。,作为功能的“识”,须辨别三层意义,二. 识之功能,非局限于肉身,而交遍于法界: 识与大脑之不同者,不仅大脑有质碍,识无质碍。尤其重要者,识的功能交遍法界,而大脑的作用仅局限于根身 (如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其作用仅局限于肉身。) 所谓交遍法界,举凡所见所闻,皆

3、是眼识、耳识、意识 (此处指五俱意识) 之所在。 因此,识的功用在大脑之外,又不可以十百千万里计。是故其量必同虚空而无极,因此称识的功用交遍法界 (此系就种子而言,至于识的现行,则随量之大小而有局限。),三. 识为种子之现行,而种子起现行,必待缘俱: 识为一种功能,此功能未起现行之前,不称识而称种子;种子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此潜在功能的发生作用 (即现行) 。而识之起现行,必待四缘俱备。四缘者,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功能 一词初见于无著的摄大乘论,世亲、护法诸论师继述之,谓一切功能,潜藏于现象界之后,而为现象作根基,建立本识以统摄之。功能是什么? 是

4、 非物质而产生物质之力用 者,事实上即是物理学上之 能 。 能 为心物活动的潜力,亦为心物之原料,为产生有为法之果的功用势力。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三讲 唯识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唯识(Vijnapti-matrata),即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由第八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所变生,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 唯识无境 ;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 唯识所变 。 在百法明门论中,有 五法事理唯识 一词,束百法以五位,前四位是事,后一位是

5、理,如下表所示: 心王-识之自相 心所-与识相应 五法事理唯识色-识之所变不离识-万法唯识 不相应行-识之分位 无为-以上四法实性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三讲 唯识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二、唯识思想探源,原始佛教的十二缘起说,揭示了人生种种烦恼与痛苦的根源。其中无明、行、识、触、受、爱、取等都属于或涉及心的范畴。此“识”不像三科中的“识”,仅是心的认识作用,而是作为十二缘起的一个环节,是前连潜在的意志活动(“行”),后生认识对象 (“名色”)的主体精神活动,具有心主体的意义。此“识”亦指入胎、在胎、出胎三者之识。其间“无明”和“识”在引生果以前,是一种处于潜在状态的精神力量,而且作为一种残余

6、的潜势力含留在“行”或“名色”之中,继续发挥作用。这样,就把心与业报联系起来。 与佛教轮回业报主体思想相关,如何解释死后的连续,小乘各派对心识的探讨进一步深化,提出“细意识”(“细心”)说,作为业力所凭借的东西,如上座部所说的有分识,大众部所说的“根本识”,化地部所说的“穷生死蕴”,正量部所说的“果报识”,经量部所说的“一味蕴”,犊子部提出的“胜义补特伽罗”等。,上座部的“有分识”,有分识有,指涵盖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迷妄生存之众生;分,为因之义。有分识,即指成为三界生死的根本原因之识;此识周遍三界,相续不断而恒常存在,故为三界众生生死不已之根本因。 上座部认为,生命最初形成的刹那称为“结生

7、心”,生命完结的刹那称为“死心”。从“结生心”到“死心”之间,“有分识”相续不断。有分识还推动前生的“死心”向后生的“结生心”过渡,形成以后新的轮回。它是人的全部行为和经验的潜在保持者,是形成轮回流转的一种推动力。它既呈现为表面的心理活动,又作为表面心理活动经验的积淀而潜藏存在着。,经量部的“一味蕴”,一味蕴经量部所主张的轮回主体。即无始以来,以同一本质相续流转的微细意识。 又称根本蕴,为“根边蕴”(由微细意识所起的有间断的五蕴)的对称。据异部宗轮论述记谓(卍续83465下):“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曾不间断,此具四蕴。”主张此细意识自无始以来即不间断,其体为受、想、行、

8、识等四蕴,辗转和合,转成一味,故称一味蕴。此亦即大乘阿赖耶识说之基础。,犊子部的“胜义补特伽罗”,胜义补特伽罗犊子部提出:“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 即依于身等而立的假名,是众生从前世转生后世的轮回相续的主体“我”。 补特伽罗(数取趣),被视为与“我”、“有情”、“命者”等语同义,是辗转轮回六道(趣)的生命本体。原始佛教由于不承认有“我”,因此虽用补特伽罗之称,然仅以之为“人”之“假名”而已。及至部派时代,轮回之主体论勃兴,诸部之间逐渐承认补特伽罗之存在。据异部宗轮论所载,说一切有部主张无有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有移转;犊

9、子部的本宗同义谓实有补特伽罗,命根灭时,五蕴诸法亦灭,然补特伽罗不灭,转至后世,取诸趣生;经量部则别立胜义补特伽罗。此中,说一切有部所说,系以补特伽罗只是假立;犊子部、正量部及经量部则认为系实有。尤其犊子部将补特伽罗摄于五法藏中之不可说法藏,而称之为非即非离蕴我。(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印顺法师认为唯识学是大乘五类思潮的合流。 (1)华严经十地品第六地说: “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 一心,瑜伽派是把它解说做阿赖耶识的。但在某一系学者,不承认赖耶唯心论,以为这只是简别外道的世间由自在天所造;“唯一心作”,还不出业感的范围。但由心造业而感得三界的果报,虽不就是唯心论,但未尝不是促成唯识的有力思想。

10、这可以称为“由心所造”的唯识。,唯识思想的大乘经典来源,(2)解深密经卷三说: “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中略)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经说凡是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并没有一种所谓客观独立存在的本质。当我们心识现前的时候,心上必然的现起一种境界相。因了错误的认识与执着,觉得它是离心存在的外境。实际上,那所认识的境相,只是自心现起的影子。唯是自心所现,所以叫做唯识。这种唯识思想,是立足在认识论上,从能知所知的关系上探发出来,是考虑所知的真相而发现的,这可以称为“即心所现”的唯识。,(3)解深密经卷一说: “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中略)于中最初

11、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名相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中略)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 本经,说明我们的身体和我们内心的认识活动,都依一切种子心识所含藏的种子而渐渐的开展出来。它是依胎生学的见地,说明众生的入胎,在胎中渐渐的发达,与现起认识的作用。这些,既是从藏在心识中的种子所生起,也就有唯识的意义。这可以称为“因心所生”的唯识。,(4)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说: “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中略)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长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平常讲唯识,多以阿赖耶

12、为依止,为说明的出发点。但阿赖耶的产生,一方面是依如来藏心,另方面是依无始来的虚妄习气。在这真相的如来藏,与业相的虚妄习气相互交织之下,才成立其为阿赖耶。因此,从一切法依阿赖耶而生的方面看,是杂染诸法的所依;另一方面看,也就是迷悟关键所在。迷、悟、染、净,都依藏心而有,所以也就是唯识。这杂染的习气,反映到清净的如来藏心,因而成为阿赖耶识,现起一切的虚妄相。这可以称为“映心所显”的唯识。,(5)阿毗达磨大乘经说: “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中略)四者,成就三种胜解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得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

13、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 菩萨因内心定慧的实践,一切境界都可以随心转变,或者不起一切。境界既可以随心而转,就可因此推论到一切境界的没有自体。如外境有离心独立的本质,那决不能因心的观想而改变。这是从佛弟子止观的体验而推论到的,可以称为“随心所变”的唯识。 印顺:唯识学探源上编第二章第一节,“识所缘,唯识所现”,识有认识主体(如十二缘起支之“识”)和认识作用及认识器官(如六识)之二层含义: 认识主体(VIJNANA),有精神主体之义。 认识作用(VIJNAPTI),认识作用(了别); 认识结果 唯识学兴起后,重点在讨论这第三层含义。 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

14、, 弥勒问佛在禅定境中,观所行影像与心有异无异?若无异为什么此心还见此心(指所缘影像)。 佛说:“识所缘,唯识所现”。 这一道理,成为唯识学的核心。根尘识三缘和合产生认识。这种认识仅仅是缘生的现象。根尘识三缘和合时,必须由能缘根识的主观作用,变起一个相似于境相的影像尘而分别,变而缘故,经过了主观的加工,便非本然真相。影像尘终归为自心变现,故认识活动终归为自心分别自心。,三、 识变理论,识的转变与变现 异熟种子成熟变现有情众生与外在境界 思量生起人我之别、主客之分等心理作用 了别境识形成外在境相的分别与认识 因能变与果能变 识的结构 安慧立识体一分说 难陀立相分、见分二分说 陈那立相分、见分、自

15、证分三分说 护法立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分说 解析三种能变识 阿赖耶识 末那识 意识及前五识,玄 奘由梵译汉 霍韬晦由梵译汉 吕 澂由藏译汉 韩镜清由藏译汉 第一颂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为三。 我法施设相, 虽有种种现; 彼实识转化。 此转化有三: 施设我及法, 各别种类起, 彼皆由识变。 此变又三类。 由假安立我和法,若诸种种等出现,彼者转为辨别识,此转为又三行相。 四种汉译本对照唯识三十颂,一. 释难破执: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二. 标宗归识:彼依识所变。 三. 彰能变体: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玄 奘由梵译汉 霍韬晦由梵译汉 吕 澂由藏译汉 韩镜清由藏译汉 第十七颂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识。 识转化分别。 彼皆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表 : 即彼识变是 分别,所分别, 彼无故由此 一切是唯识 。 此辨别识转作者、既为能分别,由此 其所分别乃无有,故一切唯了别识 。 四种汉译本对照唯识三十颂,七. 正辨唯识: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八. 释违理难- 1.心法生起缘由: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辗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2.有情相续缘由: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馀异熟。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识变,由识转变、变现。识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