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0422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上半年感染办工作总结篇一:20XX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20XX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1、根据20XX年医院总体工作部署,结合等级医院追踪检查反馈及整改要求;医院感染管理科遵循二甲医院评审标准,努力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新组织学习和掌握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医务人员能够较好地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全面贯彻执行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争取在院感方面取得较好成绩。2、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切实控制交叉感染风险。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手卫生理

2、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在全院范围内进一步完善手卫生设施,包括在各病房门口安放快速手消毒液,重点科室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水龙头,在每一个水龙头旁安放一次性擦手纸盒和擦手纸,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包括保洁员)洗手六步法进行考查;每周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3、加大了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的干预。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质量和安全委员会上多次提出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室、ICU、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等重点科室建设的干预,已达到基本运行;对手术器械消毒、包装管理等进行干预;对外来器械管理提出建议并加强对植入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

3、进一步加强对经血传播性疾病患者血液透析管理,严格专机透析,分区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血透上下个患者之间血透机消毒,尽最大可能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加强对ICU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管理专职人员定期对ICU等重点科室进行院感管理监督,特别是“三管”管理重点病人,通过实地查看等了解病情,有感染迹象及时干预。及时督促医务人员加强多重耐药菌病例消毒隔离(尽可能采取单独隔离无单独隔离床位时严格执行床边隔离)和手卫生。特别是强调接触每一位患者前后进行快速手消毒。4、及时查询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积极与检验科微生物室联动,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消毒隔离督查。对多重耐药菌病例实行实时监控,提醒和督促临床

4、医务人员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消毒隔离:床位挂隔离标识,病历首页夹接触隔离标识,尽可能采取单独隔离,无单独隔离床位时严格执行床边隔离,加强手卫生工作,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房间及周围物品每天进行消毒、特别管理,努力避免多重耐药菌引发的交叉感染患者。5、全院综合性监测 上半年共监测病5263例,发生医院感染72人,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例次率%;漏报20例,漏报率%(标准20%);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卫生学监测791份,合格率99%,复检合格率100%,符合卫生部关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和控制指标。6、目标性监测 我们开展了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

5、感染和外科疝修补术和普外科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上半年共监测呼吸机使用床日数431,感染8例,每千日使用呼吸机感染率为;监测导尿患者床日数1175,感染6例,每千日导尿感染率为;监测中心静脉置管床日数143,感染0例,每千日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0。小儿疝修补术76例,感染0例,感染率0%;阑尾切除术76例,感染0例,感染率0%。7、努力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上半年工作人员共发生锐器伤等暴露9例,均较轻。我们及时为受伤工作人员进行登记,提出处理意见,提供必要的帮助,推荐相关的专家,定期提供免费检查。并针对此情况进行了全院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和演练,努力降低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所造成的感染隐

6、患。二、目前存在的问题:1、 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部分科室使用快速手消毒液量不足,表明手卫生执行不力(手卫生执行较好的科室有ICU、急诊科病房,妇产科、外一科、外二科、五官科)。门诊科室手卫生依从性执行不力,临床、医技部分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接触病人及周围物品后和接触治疗车等公共物品前未严格执行手卫生。2、院感管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仍有隐患,如新生儿病房、血透室、消毒供应室等,由于需改造、人员等问题,还没有完全到位。未完全达到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三、下半年工作计划1、进一步加强手卫生工作,特别需要科主任、护

7、士长大力倡导、带头执行和督促全科室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院感质控人员(包括医院专职管理人员)加强手卫生督查,督促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努力推进全院手卫生工作。2、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控制重症监护室和住院人数,患者较多时应加快病人转出,严格床边隔离,努力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血透室工作人员要提高手卫生意识,并制订规范的上机、下机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院感科经常检查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努力消除交叉感染隐患;感染科每一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消毒隔离,努力做好手卫生,努力避免交叉感染。3、继续加强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管,特别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干预消毒供应中心

8、的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全院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保障手术安全。4、 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院感管理人员每天对全院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筛查,及时督促临床医务人员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隔离(尽量单间安置、不能单间应严格床边隔离)、消毒(房间内的所有物品每天严格消毒)和工作人员的手卫生工作,努力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5、继续做好目标性监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进行高危因素干预,努力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6、 下半年完成全院调查统计工作,并规范算出现患率,这需要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全院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7、做好职业

9、暴露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特别针刺伤的预防和针刺伤发生后的规范处理;加强对使用后的针头管理,努力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在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院感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对针刺伤提出预防感染意见,协调相关专家帮助受伤者做好预防、治疗等相关事宜,尽最大努力降低因针刺伤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宁洱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20XX年8月5日篇二:感染科20XX年上半年总结20XX年上半年感染科工作总结20XX年上半年的时间在我们匆忙的脚步中悄然过去,感染性疾病科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护理安全。并且精细护理文化建设工作,在科室内

10、营造了和谐氛围,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有效地促进感染性疾病科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今年上半年我科共接待新入院患者215人次,其中病重6人次,慢性乙肝患者21人次,呼吸道疾病46人次,消化道疾病38人次。现将感染性疾病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 护理安全1加强、规范、细化安全标识和提示管理1)、小心地滑、输液大卡提示禁止自行调节输液速度、消毒液提醒勿食、床尾提示摇杆归位、留置针注意事项等,上半年我科未发生患者跌倒事件2)、对静滴血制品等悬挂特殊用药提示牌,以便更好的观察病情变化3)、过敏者,用红笔注明过敏药物名称,悬挂在床头重点提示上4)、特殊人群悬挂

11、防坠床、防跌倒等标识5)、对特殊时间段输液及未服口服药提醒。上半年我科跌倒坠床评估率100%,发生0例;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用错药物发生0例;非计划拔管发生0例;输血错误发生0例,发生四级不良事件1例,未对病人造成任何损害。2 加强各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1)、加强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风险管2)、加强重点患者的管理:如危重、特殊感染、隔离患者3)、加强护士的管理:对科室护士加强进行感染性疾病科专科疾病的培训4)、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 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保证了在有危重病人抢救时人员充沛。5)、加强重点物品的管理:库房、医疗用品、药品、仪器设备、空气消毒机,入

12、库物品严格把关、定期清理,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情况有明确登记。6)急救物品管理:科室急救物品做到“五定“,保证抢救仪器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急救药品全部符合标准。7)消毒隔离:专人负责监控,定期采样培养,护士长不定期抽查。上半年急救物品合格率为100%,消毒隔离合格率100%。3 做好职业安全防护我科为感染性疾病科,职业暴露机会多,对护士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尤为重要,上半年我科基本做到了如下几个方面:1)、完善针刺伤预防措施,细化针刺伤应急预案,院感护士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上半年我科未发生一例针刺伤事件。2)、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尽量使用安全型留置针,特别是肝病患者留置针

13、使用率接近100%。3)、强化护士感染防护意识,配备消毒机、医务人员防护面具,并定期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上半年感染性疾病科针刺伤发生率为0,防护用具使用方法培训率100%。4、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程序,严格交接班制度,完善质量标准及流程,健全护理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保障护理安全。根据APN排班及病区特点制定各班次岗位职责,做到岗位职责明确清楚。上半年护理差错事故0发生。护理措施落实率100%,护理评估落实率100%,护理问题符合率95%,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100%.5、运用五常法规范物品放置,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物品摆放有序,标记醒目,便于拿取;每位护士重视操作后床栏及时上好,床尾摇杆及

14、时归位;操作做到“四轻”。为加强护理安全工作,对带有各种管道的病人以及病房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标识、口头宣传、交待各种注意事项,杜绝了各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为病员提供安全、整洁、美观、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取得了患者的满意。二 护理服务1以病人为中心,以夯实护理质量为核心,打造360度高质精髓服务模式。 我院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之一,20XX年继续积极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升华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我科根据医院计划,深入开展特色护理服务,达到三满意。在科室积极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出力,齐心协力创建“三甲”的氛围。护理人员通过各项学习和培训,统一思

15、想,提高认识,严要求、高标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加强了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做到“尽力而为”,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各时期、各环节进行“尽力而为”的健康指导与精心护理。3月份我科收治了1名马来西亚戊肝患者,科室几名本科生发挥英语优势,与病人加强沟通交流,并取得了患者的满意。我科一直坚持进行出院病人实时调查满意度、定期抽查在院病人、医生、护士等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改进,满意度逐步提高,达到“三好一满意”。上半年我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督查合格率为,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 ,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护士工作满意度为100%。三护理文化管理今年为了促进护理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打造和谐护理团队,提升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我科积极转变护理管理理念,改变护理管理方式:推行“制度+情感+全变”管理模式即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丰富的情感激励人,用灵活创新的方法引导人,落实人文关怀,做到“软管理”与“硬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潜力。我科制定了并实施了一系列活动,具体如下:1、倾心“熬汤”:科室开展“熬汤”活动,送给护士经营心灵的“鸡汤”作为护士提高自身修养和维护身心健康的宝典2、建立“护士之家”:1)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