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 概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10389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美学史 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方美学史 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方美学史 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方美学史 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方美学史 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美学史 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美学史 概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美学史(朱光潜)-笔记序论1、 序论重点两个,一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以及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它变成一门社会学科的经,二是美学史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编写马克思唯物主义。2、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 1750年 把美学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他认为美学跟逻辑是对立的,逻辑研究的是抽象的思维,美学研究具体的感性或形象思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发展的奠基石。3、 1)历史发展来看,西方美学思想一直侧重文艺理论,根据文艺创作实践做出结论,又转过来指导创作实践。从方法论上看,文艺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美学必须结合文艺作品来研究,所以美学历来和文艺批评联系在一起成为文艺批评的附庸。2)

2、 美学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论,所以历来是哲学的一个附属部门。3) 近代自然科学蒸蒸日上,他也闯入文艺领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不仅是是文艺创作者而且还是卓越的自然科学家。自然科学对文艺不仅在创作工具和技巧方面有所贡献,而且自然科学对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产生了有益影响,美学不再依附于哲学与逻辑学。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此后美学又受到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的影响。4) 西方从十九世纪末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西方“主义”盛行,大多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改换,不值一提。 随着工人运动的上升,文艺和文艺理论成为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反过来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4、 研究美

3、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1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萌芽1、 希腊文化概况1、 希腊美学思想起源公元前6世纪,盛于前5-4世纪。也就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时代。2、 希腊文化起源于地中海的爱琴海一带岛屿和亚平宁半岛,起初是奴隶制度。3、 希腊早期的生产主要是农业。奴隶制度以及土地集中形成土地贵族阶级。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美学起源的时代,由于战争以及工商业贸易的发展,新产生了进步的民主阶级。土地贵族阶级与新生的民主阶级对立。流传下来的希腊文化大多是土地贵族阶级的文化。4、 希腊神话, 起源:原始公社与氏族社会-口头流传-前六世纪形成荷马史诗;也有一部分保存

4、在戏剧之中,特别是悲剧。祭神节和文娱节的演戏是希腊人受教育的机会。三大悲剧家5、 公元前五世纪,音乐、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也很繁荣。雕塑艺术发展到顶峰。6、 希腊美学理论有着丰富的文艺理论做基础的。7、 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希腊文艺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达到了黄金时代,即伯里克利斯时代。这个时代,希腊文化从传统思想统治转化为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出现了一批哲学家。文艺时代转变为哲学时代的三个原因:1) 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带动了哲学的研究;2)新生民主阶级向地主贵族阶级争夺政权的民主运动,促成了批评辩论的风气。民主阶级里的诡辩派促使希腊思想由研究自然科学向研究

5、社会问题上转变;3)希腊的贸易以及战争与各民族的交流,外来思想的影响激发哲学的思考。8、 哲学家注意社会问题,必定就会注意文艺问题,文艺发展的本身也要求理论性的概括,就势必注意到美学问题。9、 希腊美学思想发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极盛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时期。2、 毕达哥拉斯学派1、 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纪,由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组成。主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美学,把整个自然界看作美学的研究对象。带有神秘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和形式主义的色彩。2、 他们认为美是和谐,从音乐中和谐的道理推广到建筑、雕刻等发现了黄金分割定律。这种偏重形式的探讨是后来美学形式主义的萌芽。

6、3、 还注意到艺术对人的影响,带有神秘色彩。认为存在宇宙和谐和人体和谐的“同声相应”3、 赫拉克利特1、 (前530-470年)西方早期的唯物主义与辩证观点的代表,主要著作论自然。主要观点:辩证观点中的对立的斗争。认为美不能绝对永恒。4、 德谟克利特5、1、 (前460-370年)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原子论的创始人。他肯定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原则。他指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正确关系。为美学打下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5、 苏格拉底1、 (前469-399年)主要观点在其门徒著作的回忆录中。标志着希腊美学的思想转变,由自然科学的观点看待美学,转向从社会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替美学找社会

7、科学认识。其次是,他提出的美的相对性。第三,他反对把临摹解释为抄袭,作品应该超越自然,表现出生命以及心灵的状态。第2章 柏拉图1、 (公元前427-347年)出身雅典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追随苏格拉底求学。人生的后41年在雅典学园授课。主要著作理想国。 理想国大约四十余篇,主要涉及政治和社会伦理教育,基本没有关于美学的。主要形式是对话体。苏格拉底的著作基本上全是对话体的形式。2、 对话体给读者带来的困惑:1)对话主角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没出现过,很难断定柏拉图的看法。2)对话体充满苏格拉底式的幽默,很难判断哪些是真心话。3)对话体并没有做出最后结论,有些对话结论矛盾。3、 通篇考虑柏拉图的

8、著作,主要从政治立场解决了2个方面的问题。1)文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2)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此外,他还涉及艺术的创作原动力即灵感问题。4、 柏拉图是在新的历史情况下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他的文艺理论是和现实紧密相连的。1)希腊社会动荡,民主党夺得政权。代表贵族党的柏拉图认为希腊文化在衰落、道德在败坏,这种转变归咎于诡辩学派所代表的民主势力的兴起;2)文艺的腐化的影响。他的老师被处死,给他带来了心里阴影,更加坚定了他与新生的民主解决的对立情绪。他试图在新的社会情况下,建立维护贵族阶级统治的思想基础和政教制度。他的一切哲学理论,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他对文艺方面提出的两大问题,也是从政治角度出发的。

9、第三,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是文艺高峰转到哲学高峰的时代,此前希腊的精神文化是神话、荷马史诗、悲剧喜剧以及与诗歌密切联系。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艺的巅峰已经过去,新生的民主阶级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辩论的思想挑战以前的精神文化。表现在诡辩学派开始瓦解神话。他们认为神是人为自然所假设的形象。一部分诡辩学派以讲诗为业,把古代诗歌比作寓言。另一种表现是诗歌开始迎合观众趣味,伤风败俗。5、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以上现象进行了抨击,让他认为在他的理想国中统治者和教育者应该是哲学家而不是诗人。哲学与诗的斗争,本质上是政治斗争。一、文艺对现实世界的1,对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柏拉图的思想存在矛盾性。一方面他认为所谓的“理式

10、”是感性客观世界的根源,却不受感性客观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他认为认识理式世界的最高美,需从感性客观世界中个别事物的美出发。因此他对艺术和美就有两种互相矛盾的看法。一是:艺术只能模仿幻相,见不到真理(理式),另一种看法是美的境界是理式世界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诗人可以见到最高境界,这最高境界就是美。2、 柏拉图心中有三个世界: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模仿现实世界的,现实世界又是模仿理式世界的。理事世界可以单独存在,后两种世界不能单独存在。艺术世界依赖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依赖理事世界。理事世界却不依赖与两种低级世界。也就是说,理性世界是第一位的,感性世界是第二位的,艺术世界是第三位

11、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柏拉图的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他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分不开的。与之矛盾的是在美感教育上他认为由行为和制度的美,进到各种学问知识的美,最后到达理事世界的最高的美。这种美食永恒的。3、 柏拉图认识论上的矛盾在于:一、以为理性世界是感性世界的根据,超过感性世界而独立。另一种是要认识理性世界,却必须根据感性世界进行概括化。从他的艺术模仿的例子上可以看型出矛盾性。他一方面认为艺术模仿了理性世界,也就肯定了艺术的现实基础和形象性,另一方面他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也就是否定了艺术的真实性。4、 一等人和六等人的区别。1)希腊人认为的艺术和我们的艺术不同。柏拉图认为一等人是哲学家,六等人是诗人

12、和其他模仿的艺术家。原因:首先柏拉图是代表贵族阶级,贵族阶级认为诗人和其他模仿家是奴隶干的工作,是底下的。其次,柏拉图认为只有灵感的人才能创造艺术。5、 爱智慧,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对最高的永恒的理式或真理的“凝神观照”。这种真理才是最高的美。是一种不带感性形象的美。凝神观照时的“无限欢喜”便是最高的美感。这种思想有两个要点。一是:凝神观照是为审美活动的极境,美到最高境界只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他也不产生实践活动。二是:凝神观照的审美对象不是艺术形象而是抽象的道理。2、 文艺的社会功用1、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分为三种等级的人,最高的为哲学家其次是战士最后才

13、是农工商,后两个等级的人要听命于哲学家。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贵族的统治。2、 对荷马史诗、悲剧和喜剧的看法:他认为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和喜剧影响都是坏的,他既破坏了希腊宗教的敬神和崇拜英雄的信仰,又使人失去控制,让情欲得到不应有的放纵。3、 文艺模仿式对人性格的影响。文艺模仿式有三种:一是完全直接叙述,如悲喜剧;二是完全间接叙述如颂歌;三是两种方式混合如史诗。他认为第二种最好。4、 以柏拉图的观点,理想国里只存在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这种颂师形式上比较简朴内容上经过审查。5、 综上柏拉图的观点是: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从于政治、文艺的好与坏必须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3、 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1

14、、 柏拉图的灵感有两种解释:一是: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他去创造。二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2、 柏拉图的灵感解释和宗教上的神的信仰分不开,最后的根据还是希腊神话。3、 柏拉图灵感说存在的问题。一是理智在艺术中的作用问题,他把灵感跟理智对立,既形而上学有不是科学解释。二是,艺术才能与技艺修养问题。他认为单凭技艺无法创造艺术。他把天才和人力完全对立,把天才跟灵感等同,否定技艺的作用。三是艺术感染力问题。他把感染力来源摆在灵感上而没放到人民大众的实践生活上,对艺术的本质认识的错误。4、 结束语1、 柏拉图的一般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都是从维护贵族

15、统治阶级的基本政治立场出发的。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就是一种借神权而维护贵族统治阶级的哲学。他所说的“理式”就是神,所居的地位也是贵族地位。只有贵族阶级中文化修养高的人才有福分接近理式。只有根据这种理式,在人身上才能保证理智的绝对控制。意志和情欲的绝对服从。国家层面来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贵族的决定统治,其他阶级的绝对服从。2、 在这种基本立场出发,柏拉图对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和文艺的社会功用做出明确回答。文艺与现实世界,他歪曲流行的模仿说。他承认文艺是模仿现实世界,但是他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因此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也就否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文艺的社会功用他明确表示文艺要为社会服务,要用政治标

16、准来评价。其不正确的看法是:一、过于强调政治,抹杀艺术标准。2、使理智占控制地位,压抑情感。3、 文艺创作的原动力-灵感。灵感说抹杀了文艺的社会源泉,没有真正认识到文艺与社会的 血与肉的关系。4、 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一时文艺复兴运动,二是浪漫主义运动。第3章 亚里士多德1、 亚里士多德-欧洲美学的奠基人1、 从自然科学的较发达基础上,达到了从自然科学观点和社会科学观点的统一。2、 它处在希腊文艺从高峰而转向衰落的时代,他用科学的方法对希腊文艺做了精细的分析和扼要地总结,写成了诗学和修辞学。他的著作中谈到了美学问题,成为欧洲文艺思想界具有权威。3、 亚里士多德标着着希腊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他放弃了过去的主观的甚至神秘的哲学思辨,对客观世界进行冷静的客观的科学分析。他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