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编精校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9210356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4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精编精校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精编精校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考情分析】本专题近三年来高考涉及的重点知识有: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如:宗法制度、分封制度、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历代监察制度、内阁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军机处等等。2中国古代经济文明专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政策。如: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及缺陷;中国古代冶铁业、陶瓷业、丝织业、棉纺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尤其重视考查商帮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其特点;中

2、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难以得到发展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等等。【知识归纳】一、分封制与宗法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3特点: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利和义务,“土地和人民”“义务”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分封对象多元化 层层分封。4作用:通过分封制,周朝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5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

3、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6分封制的实质及其利弊: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周王室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建立起来的武装驻防,以维持周王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疆域。更重要的是,由于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由于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因此,王室军事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

4、统一和安定。(二)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主要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作用: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4影响:积极方面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5、消极方面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互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二、中国古代专

6、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建立原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思想根源:法家思想;现实原因:秦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可能。历史原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国君直接任命官吏治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二)发展历程: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

7、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确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5加强:在中央,北宋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立更戍法;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三司使

8、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在地方,派文官作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

9、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三)主要影响1积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上,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2消极影响:经济上: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

10、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四)发展趋势: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

11、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形成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三、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的差异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

12、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一)历史沿革1分封制(我国奴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2郡县制: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

13、,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附益之法”,“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3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瑚,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二)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

14、了积极影响;对后世各朝都产生重大影响。2不同点: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

15、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3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官员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4记忆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概括,方便识记。“一”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是指两大中央行政制度,即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三”是指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即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四”指四大地方管理组织制度,即编户制度、保甲制度、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五”是指五大军事制度,即府兵制、募兵制、保甲制、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线索梳理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与部落联盟。这个时期形成了原始社会的组织与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孕育阶段。2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五帝时期,尧、舜、禹之间的君位继承实行禅让制,禹建立夏朝后,儿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代: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起初步的国家机构,设立了武装、官职、监狱、刑法等国家机构。3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之后,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周朝成为地域辽阔的奴隶制国家。西周后期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