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领导讲话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10186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领导讲话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实用领导讲话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实用领导讲话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实用领导讲话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实用领导讲话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领导讲话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领导讲话稿.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领导讲话稿篇一:领导讲话稿写作常识及技巧深刻领会领导意图综合运用各种技巧领导讲话稿写作常识及技巧一、概念、种类及特点讲话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讲话稿是人们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狭义的讲话稿即一般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带有宣传、指示、总结性质讲话的文稿,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领导讲话稿不同于演讲或一般性发言,主要在于不仅讲话人的身份限于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也总是具有一定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号召性,所发表的意见体现着领导机关的意图和旨意,是领导者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传达政令、布置任务、指导工作和交流经验的常见方式和重要途径。作为一种综合性

2、文稿,领导讲话稿仍属于行政机关公文范畴,但又与其他法定公文有所区别,他涉及面广、灵活性强,是最难写好的公文之一。从内容上讲,讲话稿有导向性、指导性、总结性等区分;从形式上,讲话稿讲有会议类、宣传类、礼仪类等区分。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3 类 22种。(一)会议类讲话稿指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的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绩、经验、缺点等进行归纳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等进行研究部署的讲话稿。要求态度鲜明,目的明确,内容单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语气坚定,针对性强,号召力大,简洁明快。1.大会报告。多用于党代会或人代会,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

3、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结构上多采用两段式或三段式:两段式即工作回顾和工作安排,三段式即工作回顾、任务目标和工作安排。2.会议开(闭)幕词。一般适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或重大的活动。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具有宣告性、引导性和鼓舞性等特点,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构上多用三

4、段式(开场、背景、开幕)。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会议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闭幕词与开幕词一样,具有简明性和口语化两个共同特点,其种类与开幕词相同。凡重要会议或重要活动,与开幕词相对应,一般都有闭幕词。闭幕词通常要对会议或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估和总结,充分肯定会议或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强调会议或活动的主要精神和深远影响,激励有关人员宣传会议或活动的精神实质和贯彻落实有关的决议或倡议,具有总结性、评估性和号召性。内容一般包括意义、领导关怀、会议成果、感谢、展望、结语。3.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对各级

5、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富有总结性、号召性。一般包括会议总体评价(主要内容、效果等)、重点强调或补充、贯彻传达要求。4.工作会议讲话稿。安排工作常用文稿,内容一般包括前段工作总结、形势分析、下步工作措施及纪律要求。5.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同时对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其他还包括动员会议讲话稿,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专题报告会的报告,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

6、联席会上的讲话稿。(二)宣传类讲话稿指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1.通过广播发表讲话。这种讲话形式在战争时期经常运用,毛泽东、朱德等都曾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解放区军民,对全国同胞,也对敌军发表过多次广播讲话。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同志也经常采用这种讲话方式。广播讲话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2.通过电视发表讲话。这是电视普及以来不少领导同志经常采用的一种讲话方式,主要是用于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有时也由领导同志搞电视讲座,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除讲座可以稍长一些外,电视讲话也要求简短、通俗。3.通过报纸发表书面讲话。这也往往是为了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

7、而发表。要篇幅简短,措词严谨,富有文采。4.通过现场散发书面讲话。如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在机场散发书面讲话。主要是阐明对某项行动、某件事情的观点,要求简明、准确、适当。(三)礼仪类讲话稿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1. 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这种讲话主要是对所签合作契约予以积极评价,对合作方表示感谢,对合作事项充满信心、寄予厚望。要求简短、礼貌。2.接见、会见讲话稿。接见下级单位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主要是表示某种褒奖、慰问和鼓励;会见客人,主要是表示友好和友谊。要求简短、亲切。3.文艺演出、文艺界联欢前的讲话稿。主要是为了庆祝节日和表示友谊。要求简短、富于激

8、情。4.致辞。包括欢迎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用于专门的仪式或宴会等场合。作为“致辞”,必须有别于一般的讲话,要求措词严谨,具有文采,短小精炼。二、写作基本程序(一)写作前单纯从写作角度去讲,写领导讲话稿是“受命而作”,是纯粹的“命题作文”。常言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受命于谁,文章思维和特征服从于谁,这是授命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他又不完全等同于平常的命题作文,因为写领导讲话稿仅仅是“代言”行为,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有点“在不其位而谋其政”的味道。形象地讲,写领导讲话稿,就是要关起门来当领导。既然是“代”领导写,那么我们就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必须融会有关政策

9、、精神和理论,而应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假设自己就是领导,即将在某个会议上讲话,该讲些什么,该怎么讲?怎样写出领导的高度、深度甚至风度,只有这样才会切合领导的“口味”,才能写出让领导满意的文稿。“站在领导的角度”,这既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又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把握好领导角度,站在领导的高度,文章才会变得有深度、厚度。1.领会领导意图。领导意图即会议的目的,通常包含“为什么开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部署哪些措施?”等问题。“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定位不准,累死三军”。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写作中

10、必须把握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掌握领导意图的具体方法有:吃透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上级是什么角度,领导就是什么角度,这是一条铁的准则。领导的角度,存在领导的头脑里,比较抽象,能自己真切感知的东西比较少。但上级精神,有会议、有文件、有批示、有报道,这些东西客观、具体,通过学习,就可以吃透上级的精神。上级有什么新的方针、政策、措施,通过会议和文件传达下来是最普遍、最基础的形式。因此,如何通过领导、文件或其他形式吃透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领会上级指示,是写领导讲话稿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吃透并忠于这些精神,并站在领导的角度加以传达、贯彻和强调,讲话稿才具有时代性、政策性、指导性。比如一年一

11、度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在草拟领导讲话稿前,必须先吃透中央1号文件及农业农村工作、经济工作以及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对照往年看有哪些新的政策措施,这是写好讲话稿等前提。需要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改变一个观念,写领导讲话稿,绝不是把往年的讲话稿拿出来随便修修补补,改改时间,换一下开头,处理一下结尾就了事,那是文章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表现,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吃透各级会议精神,也不是简单看看相关领导的讲话稿就行,应该多留意各大媒体对相关会议关注和报道的焦点、热点,多听听领导参会后的感受和想法,看看领导参会所作的相关笔记。 把握领导近期工作重点。领导的行政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形式,了解了领导活动动态,有助

12、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要领会领导意图,必须主动扑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调研、督查等活动,了解一个时期领导拟安排的工作重点、原则、要求、措施,掌握领导层的活动意向和动态。如20XX年全县工业经济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前,相关领导都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作了一些督查调研。我事先了解了这些信息,并参与了领导的调研活动,找准工业经济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为写好领导讲话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接具体领受领导指示。从程序上讲,讲话稿的写作是要求领导必须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但实际工作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大多数讲话稿都是办公室直接抄刀。因此,要想克服自身理论水平、知识水平等的不足,

13、写好恰当的讲话稿,写作前与领导做好交流和沟通是必要的前提。平时要主动与领导常谈论一些问题,了解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会前更要主动汇报,聆听领导的一些具体想法和安排。最好是让领导提供书面或口头上的提纲,对讲话稿思路、要求或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要积极主动找领导请教和沟通,写作中根据领导提出的见解和思路或要点,整理、转化成顺畅的文字。比如在草拟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前,我事先征求了陈实县长的意见,尤其在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政府绩效考核方面,都是县长提出的思路和要求;再如20XX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优化

14、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六大园区”就是根据县长事先的思路,结合办公室调研情况提出来的。(4)熟悉领导者的习惯。熟悉领导者的习惯即熟悉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常用工作方法和讲话习惯。这里所要讲的并不是习惯的好坏问题,是讲话者自身一些特有的东西。讲话和报告类的文字材料,由于是领导者亲自讲,因而要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要通过听、谈、议、读等渠道,从领导者讲话中了解个人的特点,然后再将这些特点反映到文稿中去。否则,文与人的习惯特征不统一,领导者和听众都会产生一种陌生感或不习惯的感觉,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文稿特征与领导习

15、惯相差太远而不被领导者看中和接受,也很难完成任务,对起草者的影响也不好。熟悉领导的思维和讲话习惯并不难,只要留心亲耳仔细听几次领导者脱稿讲话,就会熟悉基本特征,再琢磨分析一下,一般都会适应。如陈实县长的讲话稿,开头要求简明扼要交代会议目的就行,对一些不必要的会议程序、观点等,则从不要求写在文稿中。再如柳盛明书记的讲话稿,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思路清晰,善于运用数字分析和论证问题,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2.收集基础材料。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有人对收集材料觉得并不重要,不当回事,而在写作运用时却常常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它的使用价值了,后悔没有积累,再

16、找时间来不及了,甚至无法找到。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没有白白积累。因此积累时不可嫌多,运用时又不可能很多,这也许就是素材积累与使用之间的一个特点。比如:要写好经济工作调度会的领导讲话稿,就必须系统分析和总结当前经济运行形势,这就要求拟稿人必须认真收集并掌握全县经济工作本季度与上季度、本季度与去年同期以及本县与其他县市等之间的数据对照,认真分析并总结运行特点,找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达到调度的目的。从收集途径方面讲二点:一是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常言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要真实掌握基础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