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8074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熔化和凝固”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现象,下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C.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是凝华形成的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汽化形成的2.把分别盛有地沟油和花生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A.密度B.沸点C.凝固点D.硬度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把一块 -10的冰

2、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4.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 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5.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6.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秋

3、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8.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则此温度下的萘( )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摩擦产生的带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

4、不容易分开C.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10.0的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1.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石英、玻璃、金属B.冰、食盐、金属C.松香、水晶、金属D.海波、金刚石、沥青12.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江河的冰雪消融 B.蒸包子周围冒出的白气 C.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珠 D.冬天,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13.根据下表中的资料,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晶体熔点()固态酒精117固态水银39冰0钨3410A.固态酒精的温度一定低于117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灯泡里的灯丝要用金属钨来做D.水达到0就一定会结冰14.某同学在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15.南极的平均气温为-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凝固点更低C.酒精沸点比水银沸点更低D.酒精气体无毒,水

6、银气体有毒二、填空题16.在标准大气压下,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液态氢的沸点为25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在250时,氢是_态,氧是_态 17.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_(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过几个小时后,碗壁上的水消失了,原因是水发生了_现象。 18.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这是沥青在_(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是升高的,说明沥青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9.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

7、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二氧化碳是引起此效应的一种气体,但生活中却有很广泛的应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常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干旱时有时需要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气中水蒸气便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8、 21.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属于升华的是_;(填序号)其中、是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严冬的清晨,草地上常有厚厚的霜 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22.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的凝固图像,当该液体凝固后,它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5分钟的内能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分钟的内能 23.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使手发热,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捧暖水袋,使手变暖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9、炎热的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_现象(选填“汽化”或“液化”);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_的原因(选填“吸热”或“放热”) 24.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_(放出吸收)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_ (放出吸收)热量。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

10、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2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利用了_如图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酒精在蒸发过程中要_,病人的体温便可暂时下降 三、实验探究题26.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_。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 (3)下表是实验中

11、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012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