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书笔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08071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书笔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读书笔记1、四种不好的过激情绪(1)过分的烦躁(紧张、沮丧、恼火、担惊受怕);比如你要准备一个工作面试而紧张;为孩子最近的表现而烦躁。(2)过分生气(戒备、被激怒,气得发疯,挫败):当你的配偶批评你不干活;当工作上的同事不配合或做不来时。(3)过分抑郁(无精打采,一蹶不振):失去所爱的人,或失去工作;(4)过分内疚(过分承担责任,过分悔恨,过分自责)。比如你因为离婚而对对孩子内疚,处处宠溺。如何判断过分,其实在人们85%的时间里,你是能真正识别出你什么时候反应过激。而你要做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过激反应不要发生。2、你的坏情绪是怎么来的诱因ABCA代表我们日常遇见的具体的人

2、或事情。除了那些重大的事件外,A 就是那些烦人的小事,工作中的,比如难缠的上司、同事,办公室的勾心斗角,沟通不够等等;生活中与配偶或情人冲突,家务劳动,财务问题等等。有时候A还是一系列出错的事情。C代表在A的情形下你的感觉和你的行为,如果你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但路上大堵车,这时你就会从平时的绅士变成路怒一族,不断并线加塞,嘴里骂骂咧咧。那么真的是堵车导致了你这样的路怒行为了吗?不是的,在A和C之间,有一个B就是我们对具体发生的人或事的思考、判断。这样你就会明白,不是A这件事一定会产生C的结果,A本身不会导致C,而是B导致了C,A只是诱因。这儿有个例子,美国有个非常有名的哈林花式篮球表演队,他们有

3、一个小品节目,有一个球员拿着一个篮球不撒手,另一个要不到,非常生气,就泼了前面那人一杯水,被泼的哥们就很生气,拿起球场上的一个塑料垃圾桶就到处追泼水的人,泼水的人很害怕,就跑到了观众席,拿桶的人就继续追,眼看就失去了平衡,要把桶里的东西倒在一个小观众身上了,那个小朋友吓得吱哇乱叫,这是正常反应。但如果这个小朋友已经看过一次的话,他会非常开心,挺直身子大叫说:“来吧,倒啊!” 因为,他知道里面装的是糖果。可见B的不同,你以为理所当然的C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关于B你为什么会被牵着鼻子走的1、三类病态的思维模式你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过激,其实是被三种病态的思维方式导致的:一是恐怖化的思维方式:你把什么都看

4、成了灾难,非常害怕,你的思维模式就是“万一怎么办”?二是应该化的思维方式。就是“我必须”,“我一定”,“我非不可”。三是合理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就是把什么都觉得很合理,不可思议地将不道德或不得体的行为合理化,骗自己接受这种行为,简单地说就是逆来顺受。典型的表现就是:谁会关心?天还没塌呢?那又怎样? 这种思维方式会把很多不合理的事情也认为是合理的。2、10种非理性的人生信条你如果老是用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去思考问题的话,就会陷入以下10种状态: 信条1: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你(恐怖化)信条2:无法忍受在重要任务上失败,比如考大学、重要项目、重要关系。(恐怖化)信条3:人和事都应该朝着我要的方向

5、发展,要不然就太糟糕了,无法忍受。(应该化)信条4:某件事出错了,肯定是有人出了问题。(应该化)信条5:我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总是抱着深深的忧虑。(恐怖化)信条6:每个问题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我必须立即找到这些方法。有时候完美主义造就了拖延症。(应该化)信条7:在很多困境和责任面前可以让自己置身事外,心安理得。凡事都能找到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合理化)信条8:如果我事事不投入,保持若即脱离的关注,我会永远开心(合理化)信条9:因为过去或者小时候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造成了我现在这个样子,我努力也改变不了。(合理化)信条10:这些坏人坏事就不应该存在,我真拿他们怎么办。三、怎样应对这三类病态的思维方式。 1、第四种思维模式把事情恐怖化、应该化和合理化是三大逼迫我们就范的方式,要我们不去这么想的方法就是第四种思考模式:更好的选择,就是你要看看在这三种思维模式之外有什么是更好的,比如“我想要”,“我更喜欢”,“如果就更好了”。2、如何让“更好的选择”成为习惯有四个步骤:步骤1、反思自己的C(感觉和行为):我的感觉和行为是不是合适?步骤2、认真审视自己的B是怎么把自己弄成了C的样子(过分的焦虑、愤怒、抑郁、内疚);(a)关于自己;(b)关于他人;(c)关于这种情形。步骤3、如何反击和对抗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步骤4、用什么样的更好选择来替代非理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