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的传递 (2)_苏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7953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的传递 (2)_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的传递 (2)_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的传递 (2)_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的传递 (2)_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的传递 (2)_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的传递 (2)_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的传递 (2)_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的传递教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2、,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会正确使用酒精灯。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3、”。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小组合作,会做固体热传导和液体对流的实验。 3.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我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和分析,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能解释生

4、活中有关热传递现象;教学难点为:热在液体里的传递方式,对流。 实验器材:酒精灯、牙签、铝片、夹子、蜡烛、火柴;烧杯、胡椒粉、三脚架、火柴、石棉网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实验室常用的仪器酒精灯,里面的液体是酒精,我们主要用它来加热物体,我先来介绍酒精灯的安全使用方法(教师边说边示范操作)酒精灯的使用方法:PPT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在介绍酒精灯外焰温

5、度最高时,可将一根牙签横放在火焰中烧一下,让学生看到接触外焰部分变黑了,而中间接触焰心的部分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提示: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 绝对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向另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引火。2.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绝不能用嘴吹。同学们想不想把你们面前的酒精灯点燃?指导学生分组操作。设计意图:本课中酒精灯的使用是重点之一,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它点燃,让学生轻松地接收了它,在指导学生分组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危险。二、探究实验,热的传递小游戏:同周围同学握手,有的凉,有的热,过一会儿,使我们的手逐渐温暖起来。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日子,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就来探究热在固

6、体、液体以及气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贴近学生生活,增进学生学习兴趣。(一)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1.你觉得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2.学生猜想并做出假设。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用提供的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出示实验要求:(1)观察实验现象?(2)得出结论: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3)完成实验记录表:画出热传递的示意图。4.汇报交流: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PPT实验过程5.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热传导现象?6.小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

7、验方案,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心。(二)探究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递1.我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热在固体中靠“传导”方式把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那么,热在液体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2.学生猜想。3.水是透明无色的,可以借助哪些方法让我们看到水的运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法:A、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加入适量的胡椒粉。B、在三脚架上放上石棉网,将烧杯放到石棉网上。C、点燃酒精灯,移至石棉网下。D、静静地观察。4.学生用提供的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画图做记录。指名回答:你认为热在液体

8、中是怎样传递的?5.小结: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6.因为气体也具有流动性,所以热在气体中也是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的设计意图:实验结束后要求各个小组之间互动,交流实验的过程和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三、认识辐射(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热在固体中靠“传导”方式传递,在液体和气体中靠“对流”方式传递。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情况同学们一定遇到过,在烈日下的物体,摸上去很烫,这些热是哪来的?(2)太阳在宇宙中,没有空气和水,照样能传递热。像太阳这样,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3)生活、生产中还有哪些东西

9、靠辐射传递热的?举例说一说。(4)其实,任何物体,只要不是绝对零度,都能以辐射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像我、你、燃烧的蜡烛等等。设计意图:热辐射在小学阶段只需要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就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只要是物体,不是绝对零度就存在热辐射现象。(四)、四、拓展创新1、在生活中热往往不只是以单一的方式传递,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同学们请看(教材P20)图片谁能说一说这个图片中有哪些热传递现象,属于哪种方式?小组讨论交流、汇报。PPT热传递图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当中存在哪些热传递现象,贴近学生生活,开拓思维,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真正做到开发思维,发展智力。五、总结1、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巩固练习,下面的热是用什么方式传递的?1)把金属汤勺放入热汤里,勺柄逐渐变热了。( )2)把冷的水放进热锅里加热,水逐渐变热了。( )3)阳光下的石头很热。( )4)火钳夹过烧红的蜂窝煤后很烫。( )板书设计 2.热的传递在固体中 高低 传导 在液体、气体中 热升泠降 对流 像太阳 辐射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