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第七章 地月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7749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第七章 地月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第七章 地月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第七章 地月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第七章 地月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第七章 地月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第七章 地月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第七章 地月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七章 地月系昼夜的成因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自西向东旋转。从北极上看:逆时针,南极上看:顺时针(北逆南顺)2.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发光,地球不透明,太阳照射3.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自转4.地球自转周期:约1日(24小时)5.晨昏线:白天与黑夜的交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由于地球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运动,所以地球上看太阳东升西落。 昼夜交替现象:原因地球在自转,且本身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一天中杆影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北半球早上杆影西北边,中午正北,下午东北。正午杆影最短,正北方向。 7张衡:浑天仪,地动仪四季与节气1

2、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杆影最短的时间是正午,此时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最大,称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大,竿影短,热(夏天、中午);太阳高度角小,竿影长,冷(冬天、早晚)。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中高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夏至日最大,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冬至日最小。 3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周期365.25天。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66.5度的夹角。 公转周期,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在公历中每隔4年设置一次闰年,闰年中多出的一天日期是2月29日。 4地球的公转产生的效应: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更替5在同一天里,正午

3、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向两边递减。6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7重要的节气。春分(3月20或21日),秋分(9月23日或24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1或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为极昼,冬至(12月21或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为极夜。8相邻两个节气之间间隔15天9我国常用的的日历是公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基础编制的立法,常用单位年10太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回归线:南纬23.5度。北回归线:北纬23.

4、5度。赤道上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机会。南北回归线只有一次阳光直射的机会,南北回归线之间其他地区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机会。11.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6.5,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5。月球与月相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相貌的变化叫做月相,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2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也没有任何生命,被太阳找到的一面温度为127,背对太阳的一面温度为-183。3月球的运动形式有自转和公转。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恰好相等,都是27.3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4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2%,质量约为地球的1/81.3,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

5、400km。5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叫做“月”。在公历中,每一年分为12个月。6在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相要经历新月、上弦、满月、下弦等一系列的变化,造成月相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能反射太阳光;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7月相变化的周期叫一个塑望月,等于29.5日。8据你所知在我国的节日中,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有重阳节,端午节,七夕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特别注意:清明是根据公历确定的节日,清明是一个节气。9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差不多成一直线时,月影挡住了太阳,于是就发生了日食。发生日食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日食有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10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

6、区,使得月面变暗的现象叫月食。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发生月食这一天的月相是满月,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日地月成一直线1地球公转:绕太阳,自西向东,365.25日2地球自转:绕地轴,自西向东,1日3月球公转:绕地球,自西向东,27.3日4月球自转:绕月轴,自西向东,27.3日5月相变化:一个朔望月,29.5日6一天中杆影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一般正午12点钟,杆影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温度最高一年中正午杆影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北半球夏至日杆影最短,太阳高度最大,温度最高7、春分:3月20日或21日。夏至:6月21日或22日。秋分:9月23日或24日。冬至:12月21日或22日A阳光直

7、射南半球南回归线,是冬至 23. 5 B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是春分 0 C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是夏至 23.5 D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是秋分地球自转与公转一、选择题1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是( )A地轴B北极星 C太阳D赤道2冬季是一年中( )A太阳最高、黑夜最长的季节 B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C太阳最低、黑夜最短的季节 D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3李小慧同学是位天文爱好者,她通过长时间的观测发现,在同一时间,学校旗杆的影子冬季比夏季长得多,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以上均不对4以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定

8、义为( )A日 B年 C月 D秒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四季形成 B二十四节气 C昼夜分明 D五带划分6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老师布置同学们画“地球运动示意图”。下面四幅图是四位同学的作业,正确的是( )A B C7节气的应用非常广泛,节气的制定主要依据是(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

9、“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A月球绕地球公转情况B地球绕地轴自转情况 C地球绕太阳公转情况D月球绕轴自转情况8宁波小朋友放寒假的时候,澳大利亚悉尼的小朋友正处于(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9下列节日中跟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A儿童节B中秋节C清明节 D春节10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A春分日到夏至日 B夏至日到秋分日C秋分日到冬至日 D冬至日到春分日11如果宁波中山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A劳动节

10、B儿童节C国庆节 D元旦12地球上全年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A赤道B北极圈 C南回归线D北极13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B二、填空题14地球公转周期约为 日 时 分。15在公历中,每隔 年设置一次闰年,闰年中多出的一天日期是 月 日。16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叫做 。一年分为 节气,节气的日期在 中每年都是固定。17宁波在一年中的 季太阳高度较 ,竿影较长; 季太阳高度较 ,竿影较短。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

11、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18一年中,宁波有两天的昼夜等长,这两天分别是 日和 日。“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9读下图,回答问题: 此图反映的是北半球 日的日照情况。(填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在 上,南极圈出现现象。这天广州的昼夜状况是 ,这天过后广州的白昼开始 (填“增长”或“缩短”)。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