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林中乐对 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7742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林中乐对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林中乐对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林中乐对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林中乐对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林中乐对 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中乐队教学目的 1.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3.鼓励学生积累象声词。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请学生根据老师播放的录像进行仿写。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授课时数 二课时课前准备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学生反复聆听,交流感受,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 学生: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可自带一

2、种乐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入: 前几天,咱们三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到北京野生动物园去参观,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些小动物发出的各种有趣的声音的。交流资料 (学生出示动物图片,播放自己录制的动物的声音。) 二、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2.学生互查,记忆字型,了解字意。课题质疑 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3.集体交流。 字音 啭:应读“zhun”;咕嘟:应读“g d” 鹑:chn.;盹:dn.;喧嚣:xun xio. 字形 嘎:最后一笔是点。钩:最后两笔是撇和点。 盹:是目字旁。兜:第三笔是撇。 解词: 喧嚣:声

3、音杂乱,不清静。交流汇报。 学生当小老师。(续表)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五、读课文。标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六、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写生字。 3.选做(找资料)。读课文,质疑。 第二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 是呀!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参加动物们举行的一个音乐会。 (齐读课题)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 二、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书,出声读一读全文,想一想,动物乐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神奇学生读课文并思考问题。2.出示自学要求:(幻灯) 2.学习思考: 默读

4、课文,林中乐队是一支什么样的乐队?补充画批。学生回答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组织好语言准备小组交流。 3.学生自学。 4.小组交流。学生自学。 小组交流。 5.集体交流: 请大家汇报的时候按照课文顺序,出示重点句子: *第一自然段:“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 *第二自然段: 1.围绕中心句,课文详细地介绍林中的各种乐声,又抓住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细腻地描写。 2.在描写动物声音时,作者写了象声词,请你画出来,并体会。 出示幻灯:作者见了心疼,借用孩子之口“它什么时候睡觉哪?”所以,课文一开篇就使我们感受到作者那颗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和善良。 学生反复读课文,读通顺

5、。 森林之景再现,利用课件或音乐配音,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时的愉悦心情。3.请你说出这些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说出象声词) 4.通过学生分析,知道这是一支神奇、和谐、自然的乐队。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围绕中心句补充交流,或模仿演奏,使课堂有张有弛,内容更有拓展。 自由交流第三、四自然段: 1.有一些乐手采取了不同的演奏方式,请你默读三、四自然段,你喜欢哪位乐手,就介绍它的演奏方式。 2.出示幻灯(有关沙雉的描写)可启发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想像。3.思考: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沙雉的? 板书:名称动作象声词 想像学生看录像,仿照作者写沙雉的方法进行仿写练习。4.仿写

6、:出示录像:(三种会奏乐的动物)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三、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朗读全文。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四、课后延伸:(出示幻灯) 1.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完成伴你成长上的练习。 3.在“音乐”单元中任选一课设计板书。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