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2《展开与折叠(二)》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7391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2《展开与折叠(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2《展开与折叠(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2《展开与折叠(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2《展开与折叠(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2《展开与折叠(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2《展开与折叠(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2《展开与折叠(二)》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展开与折叠(2)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是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而且立体图形可按不同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特征.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旨在进一步认识棱柱的展开图;了解一些特殊几何体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同时,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特点,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参与有关展开与折叠的

2、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应该是比较高的.教法与学法:以我校“自主探究,当堂评价”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努力打造“小组学习”的学生自主课堂,因为本章的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弱,所以本节课老师去设计尽可能的多的学生活动,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认识图形、学习新知,也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老师的教,重点可以放在课堂组织、知识串联和对学生的启发上,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整堂课要发挥学习小组的能动作用,组长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学习评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兴趣和信心.教学目标: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圆锥

3、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重点)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难点)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三棱柱、长方体、五棱柱纸质模型,收集圆柱形纸盒和圆锥形模型,剪刀.教师:三棱柱、长方体、五棱柱、圆柱、圆锥的纸质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师:有人说,手工折纸是一种智慧游戏,小小的一张纸通过我们的折叠可以折出形态各异的物体来,在折叠的过程中,我们手脑并用,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

4、和动手能力.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师:将下面的几何体沿某些线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观看课件中的图片)生陷入思考,并跃跃试欲开始讨论.师板书课题:1.2展开与折叠(2)(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搜索动画演示:图形的展开)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展开棱柱自然地引入本课课题,让学生动手感受其中的数学知识,体验棱柱展开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动手操作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活动1:温故知新(圆柱、圆锥的展开图)师:小学时,同学们就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侧面展开图,你认识了吗?生:圆柱的侧面展开

5、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搜索几何画板:圆柱侧面展开过程、几何画板:圆锥侧面展开过程)师:太好了,大家都还记得很清楚.那连同圆柱的底面一起展开,你能想象展开图是什么形状吗?圆锥呢?生开始讨论,七嘴八舌谈想法.师: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拿出你们收集的圆柱形的纸盒和剪刀,小心的把它剪开铺平,观察它的形状.(课件先演示裁剪方式,然后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师 巡视并辅导裁剪出现问题的小组.师:拿出你们小组做好的展开图,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生展示:师(拿出冰激凌的盒子):看一下大家的最爱,这是什么?生:圆锥.师:同学们选出一个代表,到台前给我们把它展开,我们一起观察

6、.生 积极到台前展示,其他同学可以前来帮忙.展开后给全班展示.目的:让学生在回顾小学学习的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基础上,猜想平面展开图的形状,然后动手实验加以验证,达到温故又知新的目的.效果:学生从侧面展开图到平面展开图实现了自然的过渡和学习,学习过程轻松自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效果较好.活动2: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收集的三棱柱、长方体、五棱柱,用刚才剪圆柱、圆锥的方法,剪开铺平,看看它们的形状吧.学生开始分组活动,师巡视和指导,使每个小组能顺利完成操作.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作品,在全班内进行交流、总结,并尝试绘制3种棱柱的平面展开图.活动3:想一想以下哪些图形经过

7、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1) (2)(3) (4) 你能将图形(1)、(3)修改后使其能折叠成棱柱吗?生活动踊跃,老师给予及时评价和鼓励.(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搜索动画演示:图形的折叠)活动4:小组总结课件展示问题提示,小组进行讨论总结.(依据上面的操作和讨论)1.棱柱的展开图中完全是否存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多边形,是如何得到的?2.底面位置如何摆放,有没有固定的位置?3.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要注意什么?4.同一棱柱的展开图是唯一的吗?为什么?5.最后能总结一下棱柱展开图的特点吗?在充分的小组交流讨论后,可总结:1.棱柱的平面展开图中有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多边形,它们是棱柱的两个底面展开得到

8、的,它们的位置不固定,一般分布在侧面展开图的两侧;2.棱柱的平面展开图中有多个相连的长方形,它们是棱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个数和侧面的个数相同;3.同一个棱柱的平面展开图可能会出现不同形状,这和裁剪的方式有关.目的:让学生经历大量的小组交流活动,自主发现棱柱的展开图形状,操作思考总结,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立体图到平面图的变化过程,培养空间概念,达到知识的形成.效果:在解决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过程中,学生大胆实践,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9、三.知识应用,模型制作以小组为单位,4人合作,为自己的小组制作一个公用的笔筒.(几何体的形状自己选择)目的:1.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2.培养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3.培养小组的团结精神;4.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效果:学生热情高,在相互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笔筒的制作,从活动中,学生对几何体的展开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四.巩固训练,整理提高(一)选择题:1.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的几何体是( )A、圆锥 B、圆柱 C、四棱锥 D、球2.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的几何体是( )A、圆锥 B、圆柱 C、棱柱 D、球3.在图中,()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B4.下列图形不能够折叠成正方体的是( )5.在下列各平面

10、图形中,是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二)填空题:1.下列图形是某些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试写出原来几何体的名称.2.下面的平面展开图,哪些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1) (2)目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检测,达到知识的巩固,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效果:在练习中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感悟,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提高个人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完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五.课堂小结师:本节课同学们学习热情高,回答问题积极,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生:主要学习了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的形状和特点.生:通过学习,能够判断哪些图形能折叠围成几何体,能围成哪种几何体.生:通过学习,会制作几何体

11、的模型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做了很多实验和讨论,你对小组学习怎么看?生:小组长对我们的学习帮助很大,帮我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生:小组合作体现了团体的力量,以后我们小组会更团结,我们每个人都会为我们小组贡献力量.生:目的:小结使一堂课得以升华和延伸,在总结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在总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总结中思考,培养学生课堂小结的好习惯.效果:以小组的形式总结,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总结和反思,老师加以引导,小结效果明显.六.布置作业习题1.4第1、2题 选作:3题1.2 展开与折叠(2)1.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面展开图2.棱柱的平面展开图3.几何体模型的制作教学目标:1.2.3.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问题自然地引入课题,让学生陷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热情,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体验展开与折叠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圆柱、圆锥及棱柱的展开图,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节课的不足: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课堂的调控力需要进一步锻炼和加强,课前应该细致把课堂的每个步骤设想清晰,准备充分,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题目的设计上,可以再增加一些更有新意的题目,让学生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