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7373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13个2.1相加,用加法算式表示是(),用乘法算式表示是()。2计算3.60.5时,把两个乘数都看作()数计算,再在得数中点出()位小数。30.350.27的积是()位小数,0.260.45的积是()位小数。42.383.25.82.382.38 ( )50.069去掉小数点后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23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6在()里填上“”“”或“”。14.890.9()14.89 0.7()1.20.70.12516()2 0.2460()607整数部分是0的最小的一位小数和整数部分

2、是0的最大的一位小数相乘,积是()。8找规律填数。(1)1.9,3.8,7.6,(),()。(2)159,15.9,1.59,(),()。9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10把0.6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比原数大()。二、判一判。(每题1分,共5分)1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乘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2如果a0.870.87,那么a1。 () 3把一个非零的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4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5大于2.7小于2.9的一位小数只有1个。() 三、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1根据8134

3、2754可知,下面算式中错误的是()。A810.3427.54 B0.810.340.2754C8.13.427.54 D0.813.40.27542两个一位小数相乘,去掉这两个乘数的小数点后,乘积与原来相比,()。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扩大到原来的100倍C缩小到原来的 D无法判断3下列算式中,积最小的是()。A3.80.25 B0.0382.5 C3800.25 D38000.00254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是48,这个数原来是()。A48 B480 C4.8 D0.485下列算式中应用乘法分配律的是()。A3.41.61.63.4B3.54.93.55.13.

4、5(4.95.1)C(0.254.6)80(0.2580)4.6D2.493.586.51(2.496.51)3.58四、算一算。(1题4分,2题6分,3题12分,共22分)1直接写得数。0.825 0.20.4 0.05700 1003.60.10.20.45 3.60.4 2.910 1.252.70.82用竖式计算。9.453.8 12000.85 0.2520.4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4.23.55.50.32 861.01 8.81.251.781.7899 6.351.62.5 (15.69.8)2.7五、细心填一填。(每空1分,共5分)143.6(),要使所得的积大于43

5、.6,()里的数应();要使所得的积小于43.6,()里的数应()。2如果AB5.2,A和B同时扩大到原来的4倍,结果是()。30.49扩大到原来的10倍与()缩小到原来的结果相同。4有一根绳子,如果把它对折,再对折对折三次后的长度是6.12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厘米。六、计算。(每题4分,共8分)1(0.950.950.950.95)2.52.七、解决问题。(6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1一块长方形地,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后长0.26米,宽0.042米,这块长方形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2(变式题)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8米,每平方米收白菜5.46千克,这块地一共收白菜多少千克?3某

6、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是:一辆汽车停车不超过2时收费5元,如果停车超过2时,每多1时(不足1时按1时计算)要多交0.6元,一辆汽车在此停车场停了4时16分,这辆汽车的车主应向停车场管理员交多少元的停车费?4(变式题)在三角形ABC中,A的度数是36,B的度数是A的1.5倍,那么C是多少度?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5(变式题)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0.75千克氧气,120个成年人一周大约需要多少千克氧气?6六(4)班有45人照毕业照,定价是26.5元(包括4张照片),另外再加印,每张3.5元。全班每人要1张照片,一共要付多少元?参考答案一、1.2.12.12.12.132整两 3四三 42.38(3.25

7、.81)51000倍2.38 670.09 8(1)15.230.4(2)0.1590.01599扩大到原来的10倍 1059.895二、1.2.3.4.5.三、1.D2.B3.B4.C5.B四、1.200.0835360.094292.7235.9110205.13.16.46 86.86 11 178 25.4 15.66五、1.大于1小于1 283.23490 449 六、1.(0.950.950.950.95)2.50.9542.50.95(42.5)9.52.七、1.0.2610026(米)0.0421004.2(米)264.2109.2(平方米)答:这块长方形地的实际面积是109.

8、2平方米。2885.46349.44(千克)答:这块地一共收白菜349.44千克。34时16分要按5时计算523(时)0.6356.8(元)答:这辆汽车的车主应向停车场管理员交6.8元的停车费。4361.554“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

9、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80365490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

10、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答:C是9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50.751207630(千克)答:120个成年人一周大约需要630千克氧气。645441(张)3.54126.5170(元)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

11、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

12、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答:一共要付170元。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