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第六单元 第14课时 练习课 苏教版(含答案)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5.71KB
约2页
文档ID:92060105
六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第六单元 第14课时 练习课 苏教版(含答案)_第1页
1/2

第14课时 练习课1.计算下面各题512+524÷548    1-37+514÷272.(1)六年级植树棵数是五年级的2倍,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2)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是六年级的12,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3.(对比练习题)李大伯家养的牛的头数是养的羊的只数的45%1)养的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之和为725,牛和羊各有多少?(2)如果养的羊的只数比养的牛的头数多275只,那么牛和羊各有多少?4.上衣和短裤的价钱各是多少元?5.(1)某野生动物园有老虎30只,相当于河马只数的57,河马有多少只?(2)某野生动物园有老虎30只,比河马少27,河马有多少只?6.一共要剪多少朵花?7.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大米,吃了25后又买进13千克,这时袋里的大米比原来少14%,袋里原有大米多少千克?第14课时 练习课1.6 342.(1)五年级:240÷(2+1)=80(棵)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六年级:80×2=160(棵)(2)六年级:240÷1+12=160(棵)五年级:160×12=80(棵)3.(1)设羊有x只x+45%x=725羊:x=500(只)牛:725-500=225(头)(2)羊:275÷(1-45%)=500(只)牛:725-500=225(头)4.设上衣的价钱为x元x+35x=216 x=135216-135=81(元)故上衣135元,短裤81元5.(1)30÷57=42(只)(2)30÷1-27=42(只)6.30÷14+16=72(朵)7.设袋里原有大米x千克x-25x+13=(1-14%)x x=50第 2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