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和比例试题精选_苏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6004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和比例试题精选_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和比例试题精选_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和比例试题精选_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和比例试题精选_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和比例试题精选_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和比例试题精选_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比和比例“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

2、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一个比例,组成比例的比的比值是1/4 ,两个外项分别是17和3/5 ,写出这个比例。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3、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有两个比,比值都是2/3 ,第一个比的后项与第二个比的前项都是6,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

4、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3.把68242改写成四个比例。 4把7m n 改写成四个比例。 5如果甲数的4/5与乙数的7/9相等,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多少? 6男生人数的5/8与女生人数的5/9相等,那么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

5、是多少?7 .如果x/8=Y/13 ,那么X:Y=( )8. 车库中停放若干辆双轮摩托车和四轮小卧车,车的辆数与车的轮子数的比是2:5.问:摩托车的辆数与小卧车的辆数的比是多少?9.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10. 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人数的比是3:4,已知一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多少人?11. 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 )比例。12. 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如果甲、乙分别由A、

6、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它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小时 ?13. 图上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4.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15. 在盐水中,盐占盐水的110,盐和水的比是多少?16. 如果X34Y,那么Y:X( )。17.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8天完成。甲乙效率的最简比是多少?18.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2:1,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19. 甲与乙的工作效率比是6:5,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共计880个,乙比甲少做多少个?20. 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

7、: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21. 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22. 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3. 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1) 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 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3) 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24. 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3倍,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25. 修一条公路,每天修0.5

8、千米,36天完成。如果每天修0.6千米,多少天可修完?(用比例方法解)26. 已知甲、乙两数的比为5:3,并且它们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是1040,那么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27. 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共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28. 13.一段路程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29、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多少?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什么?3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5,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31、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32、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1) 现有水6000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 现有药粉3.6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33、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 ,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